星期五 , 2023/03/31 2:27 上午
  •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期刊订阅
  • 留言和投稿

《教会》《教会》 扎根教会 服事教会 建造教会

93期封面

基督得胜撒但——创世记3:15讲道

如何看待圣经的权威与教会的权威

关于当下中国基督徒寻求移民与海外工作的思考

他离开,竟客死异乡;她离开,却生机盎然

宣道会甘藏边区简史(中续)

  • 首页
  • 本期文章
  • 本期下载
  • 过刊浏览
    • 所有过刊文章
    • 2022年过刊浏览
    • 2021年过刊浏览
    • 2020年过刊浏览
    • 2019年过刊浏览
    • 2018年过刊浏览
    • 2017年过刊浏览
    • 2016年过刊浏览
    • 2015年过刊浏览
    • 2014年过刊浏览
    • 2013年过刊浏览
    • 2012年过刊浏览
    • 2011年过刊浏览
    • 2010年过刊浏览
    • 2009年过刊浏览
    • 2008年过刊浏览
    • 2007年过刊浏览
    • 2006年过刊浏览
  • 过刊下载
  • 过刊专辑
  • 延伸阅读
  • 自媒文章
    • 福音 · 见证
    • 教牧分享
    • 历史回顾
    • 文化评论

2006年09月号(总第01期)

  • 中国教会的存在形式探讨

    阅读更多 »
  • 发刊词

  • 中国教会的存在形式探讨

  • 政教关系与登记问题——上帝与凯撒的疆界

  • 内聚型教会与外展型教会

  • 教会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 奉献与传道

  • 圣徒与战士——许春草传

  • 用爱心说诚实话——改革宗传福音之道(节选)

  • 《天路历程》的作者约翰•班扬传记近日出版

2006年11月号(总第02期)

  • 中国教会的专制主义危机

    阅读更多 »
  • 中国教会的专制主义危机

  • 独立登记的意义

  • 河南教会问题再思

  • 多媒体神学院和第三千禧年事工

  • 皖北教会二十年兴衰路

  • 一个初信者的护教故事

  • 附录:范泰尔的护教学简介

  • 科学事实与基督教信仰:二者如何并存?

2007年01月号(总第03期)

  • 2007年11月

    合神心意的敬拜

    阅读更多 »
  • 合神心意的敬拜

  • 教会之起源与形式

  • 论释经讲道在教会的落实

  • 谈谈教会的劝惩

  • 超然信仰的社会实效性——王明道社会观念的再诠释

  • 司布真论解经讲道——选自《释经书与释经》演讲二

  • 我对《皖北教会二十年兴衰路》一文的回应

2007年03月号(总第04期)

  • 圣经辅导专刊I

    阅读更多 »
  • 从哀歌到赞美

  • 认识圣经辅导

  • 圣经辅导运动简史

  • 圣经辅导的神学根基及争论

  • 我的教会“辅导”体会

  • 是谁战胜了歌利亚?——给debar的一封信

  • 如何帮助忧郁症者

  • 圣经辅导、教牧辅导与心理咨询的关系

  • 人类问题的答案:为什么心理辅导是神学问题[注1]

  • 个体性牧养工作的意义

2007年05月号(总第05期)

  • 教会流行什么书?

    阅读更多 »
  • 教会流行什么书?

  • 活出道成肉身的生命——如何克服脑与心的距离(上)

  • 国度的祷告[注1]

  • 你需要知道到底是谁——关于《圣经辅导专刊》

  • 如何带领小组

  • 访谈:《海外校园》的中国学人培训之路

  • 教会的信息化管理

  • 理解时代论者(连载之一)

  • 母腹中的微笑——从《子宫日记》看生命伦理

2007年07月号(总第06期)

  • 耶稣的第二代事工观与当代教会

    阅读更多 »
  • 耶稣的第二代事工观与当代教会

  • 圣局中的棋子

  • 辅导中的智慧

  • 改变生命的教导:对主日学内容和课程的五点思考

  • 主日学事工的点、面、体

  • 如何喂养主的小羊

  • 理解时代论者(连载之二)

  • 一种道成肉身的事奉——门徒守望的重要性

2007年09月号(总第07期)

  • 两个复兴传统与中国教会的成熟

    阅读更多 »
  • 两个复兴传统与中国教会的成熟

  • “圣灵充满”真伪辩

  • 认识你的真实需要[注1]

  • 教会建造的八个评估指标——教牧学系列讲座之一

  • 新布道运动:一百多年前开始的偏差[注1]

  • 什么是圣灵的真复兴?

  • 理解时代论者(连载之三)

  • 有信可持,有理可论,有道可传

2007年11月号(总第08期)

  • 城市宣教与中国教会的社会使命

    阅读更多 »
  • 该是检讨的时候了——华人教会宣教策略的省思

  • 社会文化处境中的民工基督徒及教会

  • 谁来庇护我们的孩子?

  • 失而复得: 福音主义运动社会关怀的历史变迁

  • 城市教会社区化浅谈

  • 我和民工有个约 —— 温州城郊教会民工福音事工回顾与前瞻

  • 爱,如何进行到底?——基督徒关怀事工中的风波

  • 对三元人论的解经分析 [注1]

  • 教会与城市

2008年01月号(总第09期)

  • 今夕何夕

    阅读更多 »
  • 今夕何夕——经上所指和我们所在的教会与世代[注1]

  • 中国城市家庭教会的传承与更新

  • 政教次序与多级反应——法哲学中的普遍启示

  • 基督徒与权柄的关系

  • 建立教会的核心理念——教牧学系列讲座之二

  • 怀特菲尔德的传道生涯[注1]

  • 唯独教会:失落的宗教改革教义

  • 理解时代论者

2008年03月号(总第10期)

  • 圣经辅导专刊II

    阅读更多 »
  • 在心的深处遇见神——认识圣经辅导

  • 辅导就是教会

  • 人是如何改变的[注1]——圣经辅导的基本模式

  • 心的偶像与“浮华市集”

  • 圣经辅导员的必要品质

  • 婚姻的目的与婚姻辅导的方向

  • 使用圣经辅导教材做门徒训练

  • 圣经辅导初学者分享

  • 圣经辅导相关资源介绍

2008年05月号(总第11期)

  • 美境重寻——中国教会未来发展之路

    阅读更多 »
  • 美境重寻─中国教会未来发展之路

  • 对家庭教会寻求登记的神学反思

  • 工具中性论

  • 谁是“好撒玛利亚人”?

  • 在治疗的时代重寻上帝

  • 讲台事奉的信念

  • 中国学人网络培训的新尝试

  • 从历史发展看教会增长运动

  • 喂养绵羊还是娱乐山羊

  • 教会成长的正常途径

2008年07月号(总第12期)

  • 走在地狱的边缘

    阅读更多 »
  • 不能震动的国

  • 走在地狱的边缘

  • 这是天父世界——5.12汶川大地震特讲 [注1]

  • 荒原上的关心与不关心[注1]——四川大地震救助事工的省思

  • 地震后的十一个反省

  • 简介伤痛与恢复

  • 辅导苦难中的人[注1]

  • 创伤性事件后的心理困扰

  • 平衡的见证:论传福音与怜悯事工

  • 水落石出:中国教会当下的生存处境与发展课题

2008年09月号(总第13期)

  • 现在是什么时刻?

    阅读更多 »
  • 现在是什么时刻?——福音派基督徒的危机与挑战[注1]

  • 奥运后的中国与中国教会未来发展趋势

  • 浮沉后现代思潮中的教会

  • 现代与后现代处境中的“圣徒相通”

  • 影响人“心”的力量

  • 中国教会需要路加

  • 多元主义和基要主义[1]的张力场中的基督新教信仰

  • 附录:现代和后现代张力场中的“不信派”神学——《多元主义和基要主义张力场中的基督新教信仰》述评

  • 神退民进的盛宴:一个关于存在与意义的历史素描——读薛华《前车可鉴》笔记

2008年11月号(总第14期)

  • 贪婪的产物

    阅读更多 »
  • 贪婪的产物——次贷风暴和奶粉污染

  • 从“于丹现象”反思教会讲台事奉

  • 从敬拜赞美看后现代主义对教会的影响

  • 不义的钱财——路加福音16章1-13节的比喻

  • 辅导与圣灵的工作

  • 圣诞节与传福音

  • 请你来当陪审员——扬州教案140周年纪念

  • 用爱心说诚实话——改革宗传福音之道[注1]

  • 愿万国得知你的救恩!——从“光与盐”丛书看文字事工对教会建造的益处

2009年01月号(总第15期)

  • 家庭教会的公共性与中国政教关系

    阅读更多 »
  • 家庭教会的公共性与中国政教关系

  • 律法主义与灵恩

  • 如何面对未知的将来?——浅谈先知预言

  • 创世记1:1-2:3释经

  • 袁相忱的一九五七

  • 大有功效的祷告

  • 向世俗理念传教

  • 以神为乐的人生是否可能?——“盐与光”系列丛书的见证

2009年03月号(总第16期)

  • 神在中国的手

    阅读更多 »
  • 神在中国的手

  • 杨安溪弟兄

  • 持守与超越 [注1]——从抗震救灾到基督徒社会使命

  • 四川救灾半年的简单反思

  • 使我作你和平之子——读《亲历汶川大地震中的中国基督徒》的随想

  • 《亲历汶川大地震中的中国基督徒》选登

  • 从诗篇看情绪处理——诗篇与情绪处理系列之一

  • 忧愁河上的金桥:靠信心和爱胜过极度恐惧

  • 数据化生存时代的中层同工培训

  • 古田教案

  • 宗教改革运动思想离中国有多远——读《宗教改革运动思潮》

2009年05月号(总第17期)

  • 戴牧师纪念专辑

    阅读更多 »
  • “九代奇恩”与今天的中国教会

  • 纪念泰乐博士

  • 我心中的戴牧师

  • 守望中国城市教会的未来

  • 基督徒的四种金钱应用传统

  • 以斯拉-尼希米记注释:1-4章

  • 门徒训练理论与实践浅析

  • 传道人之王

  • 西方给东方带来了什么?——华人教会探源系列之一[注1]

  • 神赐的成长

2009年07月号(总第18期)

  • 唯独十字架是我们的神学

    阅读更多 »
  • 唯独十字架是我们的神学——世纪婚礼事件引发的反思

  • 加尔文论圣灵见证圣经——读《基督教要义》第一卷6-9章

  • 圣灵在启示历史和救赎历史中的独特工作

  • 以斯拉-尼希米记注释:5-8章

  • 个人灵修式读经[注1]

  • 开荒宣教精神与基督徒个人主义——华人教会探源系列之二

  • 海沧逐鬼经过始末

  • 明白神旨意的秘诀[注1]

  • 《教会》杂志的工作与期待

2009年09月号(总第19期)

  • 路德的十字架神学

    阅读更多 »
  • 路德的十字架神学

  • 圣灵保惠师的同在与充满

  • Anfechtung:上帝的拥抱——路德的试探观

  • “这是我的身体”——改教时期关于圣餐的争论

  • 草木禾秸中的金银宝石

  • 以斯拉-尼希米记注释:9-10章

  • 华人教会的反理性传统——华人教会探源系列之三

  • 为谁倾倒——《何竟如此》读书笔记

  • 每个人都是神学家——路德对神学的理解[注1]

  • 小要理问答不可磨灭的印记

2009年11月号(总第20期)

  • 福音是什么?

    阅读更多 »
  • 福音是什么?——从圣经神学的角度思考福音

  • 十字架是什么?——对《福音是什么?》的补充

  • 耶稣基督的福音

  • 使人离弃十字架的三种追求

  • 以斯拉记-尼希米记注释:1-3章

  • 获得植堂异像:圣经基本原理——《救赎主教会植堂手册》连载之一

  • 教会成熟之路——在中国基督徒中培养教会意识

  • 神学的主题:犯罪的人和称义的上帝

  • 爱任纽有关基督论与救赎论的摘要

2010年01月号(总第21期)

  • 基督徒的自由

    阅读更多 »
  • 基督徒的自由——从路德神学思考教会与世界的关系之一

  • 地铁里的价值观

  • 基督徒的实践伦理[注1]

  • 以斯拉-尼希米记:4-6章

  • 背十字架的人生——我跟从主的一些体会

  • 中国教会的实用主义传统——华人教会探源系列之五

  • 基督徒真正的医治和安慰——《三个国王的故事》书评

  • 《三个国王的故事》节选

2010年03月号(总第22期)

  • 信条、圣经与教会

    阅读更多 »
  • 信条、圣经与教会——对认信(Creedal and Confessional Subscription)的一点思考

  • 《2012》与基督徒亲子教育

  • “以客为本型教会”的研究与批判

  • 从三一论认识圣经启示的圣灵

  • 以斯拉记-尼希米记注释:7-9章

  • 植堂理念与方法浅论

  • 什么是“福音的”?——路德神学的改教转折

  • 推动好的圣经故事深入人心

  • 教会流行“方言”的翻译

2010年05月号(总第23期)

  • 跨越时代的先知之声

    阅读更多 »
  • 跨越时代的先知之声——加尔文《基督教要义》对当代中国教会的重要性

  • 从误解到欣赏:改革宗信仰对中国教会的宝贵价值[注1]

  • 加尔文论敬虔操练(上篇):敬虔和“与基督联合”[注1]

  • 加尔文论敬虔操练(下篇):教会和个人的敬虔

  • 以斯拉-尼希米记注释:10-13章

  • 带着使命前进!——浅思教会植堂之道

  • 为什么要推动属灵阅读?

  • 《天路历程》与基督徒人生

2010年07月号(总第24期)

  • 基督徒灵性三动态

    阅读更多 »
  • 基督徒灵性三动态

  • 如今在哪里为基督受苦?

  • 我为什么要读神学著作

  • 认识教会的敬拜

  • 劝人和好的职分

  • 怎样推动属灵阅读?——九项关键的代祷

  • 教会崇拜的涵义与编排

  • 教会历代敬拜礼仪文献选辑[注1]

  • 美国长老会对公共敬拜的部分规定

  • 同往锡安:加入皇家的行进队伍

  • 基督徒应该读《天路历程》的理由

2010年09月号(总第25期)

  • 浪子的上帝

    阅读更多 »
  • 浪子的上帝——寻找你在天国筵席中的位置

  • 清教徒教育理念与今天的我们

  • 教会被掳于阿米念

  • 加尔文主义与阿米念主义的共同点

  • 性:使徒保罗的教导

  • “唯独圣经”与“只有圣经”——从宗教改革的角度看圣经与传统的关系

  • 一字之差:唯独圣经与“唯奉”圣经

  • 新型神学院提案

  • 何谓基督教教育?[注1]

  • 校训与信仰

2010年11月号(总第26期)

  • 恩典更新

    阅读更多 »
  • 恩典更新——论城市植堂事工的方向

  • 恩典更新[注1]

  • 中国城市教会中性别失衡的问题

  • 预备婚姻预备心

  • 让我们都到公园去吧

  • 十九世纪末三藩市华侨事工对今日民工事工的启示

  • 灵修阅读指南

  • 晚祷

2011年01月号(总第27期)

  • 福音神学

    阅读更多 »
  • 福音神学

  • 不同的供物[注1]

  • 教会、信徒与消费主义时代

  • 发展救赎性的释经讲道

  • 基督教牛肉面

  • 教会的基本牧养单位是什么?

  • 辅导单身基督徒

  • 改革社会?重生个人?

  • 改革宗翻译家赵中辉牧师安息主怀

2011年03月号(总第28期)

  • 教会合一的反思

    阅读更多 »
  • 圣经中的分离

  • 反思“洛桑会议”赴会一事

  • 洛桑-罗马-所多玛——福音派教会的普世主义危机

  • 我们能从历史领受教训吗?[注1]

  • “教会合一”是生活实际

  • 如何合一:从圣经、神学、实践角度探讨合一的性质与形式

  • 信仰三要素[注1]

  • 为什么应该发展基督徒的调研事工?

  • 举目向西展望——迪拜访宣经历分享

  • 信仰告白:赞美和感恩之歌[注1]

  • 墨兰顿论教会的大公性

  • 推动好的圣经故事深入人心

  • 教会流行“方言”的翻译

2011年05月号(总第29期)

  • 有效的牧养和牧者的品格

    阅读更多 »
  • 在葡萄园中结果子——有效的牧养和牧者的品格

  • 家庭教会公开化的内部要素

  • 再思当代牧职[注1]

  • 十字架的功用——末世论和基督徒受苦

  • 附录:伽芬(Gaffin)教授及其神学贡献

  • 背十字架舍己跟从主[注1]

  • 苏文峰牧师访谈

  • 教会不给传道人合理供应是走十架道路吗?

  • 中国教会与阿拉伯宣教

  • 保罗的领袖原则——《领导力》

2011年07月号(总第30期)

  • 信仰告白与教会建造

    阅读更多 »
  • 信经与信条的圣经和教牧基础[注1]

  • 信仰告白与家庭教会建造

  • 持守“那纯正话语的规模”——就教会建立信仰告白过程访谈霍或弟兄

  • 信经信条简史[注1]

  • 信条和教义的进展[注1]

  • 当敬虔遭遇神学

  • 人性本善?——再思原罪

  • 恩典与律法[注1]

  • 不热闹的敬拜

  • 真理的勇气与凯旋——马丁·路德《加拉太书注释》中译本导言

  • 中国家庭教会前辈谢模善牧师安息主怀

2011年09月号(总第31期)

  • 合乎圣经的教会牧养

    阅读更多 »
  • 教会的本质与门徒之道[注1]

  • 麦子教会牧会哲学和策略[注1]

  • 基督要建立他的教会——麦子教会的成长及牧会理念的形成

  • 教会的真本质、真价值及平衡的牧养

  • 以门徒训练为中心的教会牧养[注1]

  • 把一个灵魂当一个灵魂

  • 约翰•加尔文的教牧神学

  • 发财、成功、健康、如意

  • 我们理当敬拜的是谁?[注1]

  • 夜间的歌

2011年11月号(总第32期)

  • 充满活力的教会植堂

    阅读更多 »
  • 充满活力的教会植堂

  • 世界的神和通过基督进入世界的神——从影片《密阳》再思我们所传的福音

  • 罪

  • 什么是得救

  • 保罗最后叮嘱的两件事

  • 路德神学所宣扬的十字架

  • “基督徒的”受苦——对《十字架的功用》一文的回应

  • 宣道组曲

  • 第二支歌:无声的呼唤——50年代彝族地区宣道回忆

  • 第三支歌:趁着还有今天——2011迪拜访宣日记[注1]

  • 触动宣教士来中国的一段话

2012年01月号(总第33期)

  • 合神心意的教会治理

    阅读更多 »
  • 教会建制:信仰告白、牧养体系和治理制度

  • 圣经的“教会治理”[1]

  • 体制是为了生命的发展——就教会治理的实践访谈陈彪牧师

  • 在中国家庭教会治理中设立圣职的重要性

  • 传道人婚姻生活的圣洁——访谈高真牧师

  • 附录:福音教会传道人行为规范

  • 现代教会与平信徒[注1]

  • “分党”的隐忧──论圣经权威与教会合一

  • 一八七五年的中国内地会

  • 在神至高荣耀中的至高喜乐——读约翰·派博著《至高喜乐的传承》

  • 司布真论做牧师的妻子[注1]

2012年03月号(总第34期)

  • 深入牧养与小组

    阅读更多 »
  • 小型团契在教会牧养中的价值[注1]

  • 组长在牧养中关切组员重生问题的必要性

  • 以“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为中心的小组服事与牧养

  • 福音与牧职

  • 成人基督教教育之构想——以温州教会为例

  • 平衡的服事生命

  • 教会全球化时代改革宗神学的未来[注1]

  • 堂会制与分聚会点制模式探讨

  • 普遍恩典与今日中国教会——访谈周钧权博士

  • 一八七五年的中国内地会(二)

  • 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班和小组(Classes and Bands)

2012年05月号(总第35期)

  • 时代的需要

    阅读更多 »
  • 时代的需要

  • 中国大陆城市家庭教会讲台面临的挑战

  • 在警告声中移民

  • 那尚未认识救主的灵魂

  • 分阶段查经材料评介

  • 蒙召作门徒

  • 在殉道的路上与基督合而为一——学习启示录2-4章关于在患难中忠心忍耐的教导

  • 非此即彼——改教时期沙杜里多和加尔文就日内瓦问题的通信

  • 一八七五年的中国内地会(三)

  • 在主赐的田地里

2012年07月号(总第36期)

  • 文化使命和新约的福音使命

    阅读更多 »
  • 文化使命和新约的福音使命

  • 普遍恩典与今日教会[1]

  • 教会与文化

  • 圣经终末论的整体图景

  • “以神为中心”的服事——从《上帝之城》看教会的社会角色

  • 越来越坏,还是越来越好?——《圣经终末论的整体图景》读感

  • 照天国君王的旨意敬拜他

  • 教会展示神的荣耀——国会山浸信会印象记

  • 传教士与电报

  • 我们的悔改——读《子女心,父母情》有感

  • 哦,教会兴起!

2012年09月号(总第37期)

  • 以基督为中心的婚恋

    阅读更多 »
  • 蒙福婚姻的基础[ 注1]

  • 在基督里独身:比有儿女的名更美[ 注1]

  • 性、爱、婚姻的神圣[ 注1]

  • 婚礼证道[ 注1]

  • 约中之爱[ 注1]

  • 按上帝的心意预备婚姻——婚前辅导事工访谈

  • 改变生命的婚恋事工——访谈高真牧师

  • 建立以基督为中心的婚姻——亚特兰大Perimeter教会婚姻事工访谈

  • “你喂养我的小羊”——浅谈学生团契婚恋事奉

  • 像那个孩子,以上帝的事为念——《听妈妈讲那圣经里的故事》序[ 注1]

  • 极大的奥秘[ 注1]

2012年11月号(总第38期)

  • 布道与宣教

    阅读更多 »
  • 灵火继焚烧![ 注1]

  • 中国教会的宣教产业

  • 九点福音法布道 [注1]

  • 福音事奉问题解答 [注1]

  • 福音性敬拜

  • “福茶”

  • 小组团契如何组织城市街头布道

  • 一八七六年的中国内地会(一)

  • 改革宗视野下的成人信仰教育

  • 在潮流中扎根真道、关注重生

  • 宗教改革“五个唯独”简释

  • 中国教会何去何从?——伊恩·默里(Iain Murray)著《真正的复兴》(Revival and Revivalism)书评

2013年01月号(总第39期)

  • 圣灵的工作与今日教会

    阅读更多 »
  • 圣灵的工作与今日教会——访谈唐崇荣牧师

  • 见证基督的圣灵

  • 清教徒与圣灵的直接运行

  • 宣告释放祷告的巫术特征与祷告中的位格际互动——对一个范本的研究

  • 不再新的“新纪元运动”

  • 教会三种的走向

  • 一八七六年的中国内地会(二)

  • 清教徒的祷告:圣灵的工作

2013年03月号(总第40期)

  • 圣灵与基督徒生活

    阅读更多 »
  • 清教徒:持守属灵热心

  • 如何明白和顺服圣灵的引导

  • 约翰•欧文论基督生命中的圣灵[1]

  • 十字架与圣灵充满[注1]

  • 神迹奇事和异常感觉从何来?

  • “你们就必得着能力”——《献给无名的传道者》是怎样写出来的

  • 今生的丰富,抑或永世的祝福

  • 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信仰

  • 一八七六年的中国内地会(三)

  • 什么拦阻你的默想?

2013年05月号(总第41期)

  • 为基督,为教会

    阅读更多 »
  • 为基督,为教会——基督教教育的目的和性质

  • 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 ——圣经人论与基督教教育

  • 教会与基督教教育

  • 中国基督教教育现状

  • 基督教学校[注1]

  • “小学校,真教育”——舍廊房共同体学校[注1]

  • 为什么要建立基督教学校?[注1]

  • 基督教会应该创办基督教学校吗?[1]

  • 圣灵之工

  • 教会整全牧养下的学生事工的重要性

  • 一八七六年的中国内地会(四)

  • 受教育

2013年07月号(总第42期)

  • 传道人的蒙召

    阅读更多 »
  • 传道人的蒙召[注1]

  • 全职读神学前的三个思考

  • 以耶稣仆人的心志学习神学

  • 以福音为中心的神学教育

  • 如果要你来变革神学院,你会改哪件事?[注1]

  • 神学院教育的新现实

  • 保罗笔下的好牧者——基于教牧书信的探讨

  • 悲惨世界的救赎之路

  • 从中国内地会(CIM)到海外基督使团(OMF)的神学教育策略

  • 基督真正仆人的品格

2013年09月号(总第43期)

  • 国度的事奉

    阅读更多 »
  • 基督教古典教育与中国家庭教会教育的未来

  • 国度事奉中的教会与机构

  • 生命共同体中的机构事奉

  • 健康教会机构事工九标志[注1]

  • 我们当怎样行?——带职事奉的困惑与探讨

  • 以福音为中心的机构事奉[注1]

  • 神学生的信仰生活[注1]

  • 基督教在第三千禧年初神学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注1]

  • 今天怎么顺服主——被神带领的事奉之路

  • 你跟从我吧

  • 一八七六年的中国内地会(五)

  • 一位新生领袖的心声

2013年11月号(总第44期)

  • 委身教会的生活

    阅读更多 »
  • 教会与基督徒[注1]

  • 地方教会是家长制的吗?

  • 在教会群体生活中长进[注1]

  • 基督徒如何顺服教会?[注1]

  • 圣经与传统:《威斯敏斯特信条》编辑前言

  • 该隐离我有多远——浅谈“三位一体”教义的现实意义

  • 论整全牧养体系中的大学生事工——以Y教会为例

  • 谈信徒对教会的委身

  • 具有传福音动力的教会

  • “内向超越”,还是“外在超越”

  • 基督教经典教育的理念与实践——访谈唯理达学子书院[注1]创办人戴维安夫妇

  • 一八七六年的中国内地会(六)

  • 委身教会成为成员的十二个重要理由

2014年01月号(总第45期)

  • 十字架与当代中国教会

    阅读更多 »
  • 非“非福音”的福音

  • 路德的“十字架神学”及其背后的神学突破

  • 中国家庭教会的复兴与属灵传承 [注1]

  • 论今日教会对“天堂地狱”、“永生永死”关注的缺乏

  • 救赎与复活:一个“圣经-系统神学”的应用

  • 是捆锁还是福音?

  • 福音的更新动力

  • “经过水火,进入丰盛之地” ——就中国家庭教会的复兴访谈边云波弟兄

  • 福音中的宣教与劳教 [注1]

  • 一八七七年的中国内地会(一)

  • 地球上最大的奇迹

2014年03月号(总第46期)

  • 聚焦福音的牧养

    阅读更多 »
  • 聚焦福音的牧养

  • 恩典教义的辨析及教牧应用

  • 新情感的驱逐力

  • 颠覆、拆毁与重建 ——就十字架神学及其应用访谈以勒弟兄

  • 复活的中心性 ——对《救赎与复活:一个“圣经-系统神学”的应用》一文的解读

  • 十字架的救赎性更新 ——访谈越寒弟兄

  • 当福音临到灵魂 ——个人属灵更新的历程

  • 期盼复兴

  • 一八七七年的中国内地会(二)

  • 磐石出蜜 [注1]

2014年05月号(总第47期)

  • 宗派与宗派问题反思

    阅读更多 »
  • 卷首语

  • 你怎么看宗派?

  • 如此众多的宗派:宗派制的兴起,衰落与未来[注1]

  • 牧者论坛:宗派的存在有价值吗?[注1]

  • 纯粹的基督教意味着消除宗派之分吗?[注1]

  • 宗派与家庭教会的神学、牧养及建制转型

  • 我信圣徒相通 ——就宗派问题访谈几位前辈

  • 跨宗派主义的中国内地会与宗派问题

  • 真理与合一 [注1]

  • 处境中宣讲古旧常新的福音 [注1]

  • 基要派——现代派谱系一览图:北美部分宗派与神学院

2014年07月号(总第48期)

  • 因福音同事奉

    阅读更多 »
  • 被福音征用的人 [注1]

  • 身体的事奉[注1]

  • 荣耀的教牧职事[注1]

  • 牧师的自我警醒[注1]

  • 带职事奉一些问题的探讨

  • 危机中活出恩典:面对事奉中的困境

  • “因他是我们的和睦”——基督徒如何回应冲突[注1]

  • 宗派与中国教会——访谈周钧权博士

  • 宗派制还有未来吗?[注1]

  • 一八七七年的中国内地会(三)[注1]

  • 隐藏的事奉[注1]

2014年09月号(总第49期)

  • 敬虔的家庭

    阅读更多 »
  • 天父上帝与紊乱的人类家庭[注1]

  • 话语,创造,家庭与婚姻——路德的阶层论与婚姻家庭

  • 敬虔家庭的根基[注1]

  • 基督徒理所当然的家庭敬拜

  • 我们在孝敬父母中所蒙的恩典

  • 鹣鲽情深[注1]

  • 转离“自爱”,转向基督——读《爱与罪—基督徒的婚恋观》有感[注1]

  • 一个年轻传道人如何在婚姻家庭当中顺服神[注1]

  • 跟清教徒学习如何养儿育女

  • 为神国育英才——就基督教在家教育采访布伦达•斯科福姊妹

  • 你的孩子是基督徒吗?[注1]

  • 需要整个教会来养育一个孩子[注1]

  • 教会家庭事工的问题与应许[注1]

  • 一八七七年的中国内地会(四)[注1]

  • 教六岁孩子学教义

2014年11月号(总第50期)

  • 救人的福音

    阅读更多 »
  • 认识通过基督显明的神

  • 圣经中的福音[注1]

  • 你信的真是这个吗?[注1]——在牧养中确认信徒的福音认信

  • 为什么是基督教?[注1]

  • 当光照耀死荫之地——我们在福音事奉中的体会

  • 我们的年轻人在想什么?——浅谈如何向80后、90后、95后传福音

  • 如何给儿女传福音——就家庭中的信仰教育采访以勒弟兄

  • 见证的共同体[注1]

  • 一八七七年的中国内地会(五)[注1]

  • 今天教会当学习的清教徒传福音的五个功课

2015年01月号(总第51期)

  • 在福音里成圣

    阅读更多 »
  • 圣经中的福音和基督徒的成圣

  • 基督门徒的十字架道路 [注1]

  • 合乎圣经的改变

  • 来吧,我们一起争战! ——约翰•欧文What Every Christian Needs to Know要点详介

  • 罗马书第七章到底是写重生前还是重生后的经历?

  • 基督徒的成圣与敬虔操练 [注1]

  • 书评:《教会劝诫手册》[注1]

  • 书评:《重新定位你自己》[注1]

  • 传道人与讲坛

  • 向怀疑论者传福音 [注1]

  • 一八七七年的中国内地会(六)[注1]

  • 基督的十字架和我们的十字架

2015年03月号(总第52期)

  • 成圣的实际

    阅读更多 »
  • 寻找成圣的圣杯 [注1]

  • 与基督的死和复活联合——“成圣的实际”座谈会

  • 成圣的道路就是背起十架跟从主 ——就家庭教会传统成圣观访谈越寒弟兄

  • 成圣须用工夫

  • 进入荣耀之门 [注1]

  • 谈谈儒道“成圣观”与圣经成圣观的比较

  • 关于成圣的一点思考

  • 真信仰,好社群 ——从申命记看如何构建健康美善的基督徒社群

  • 他使我的脚立在磐石上,使我脚步稳当 ——一位带职事奉者在福音中被建立和更新的历程

  • 惟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必得称赞

  • 书评:《加尔文论崇拜》

  • 一八七七年的中国内地会(七)[注1]

  • 基督是一切

2015年05月号(总第53期)

  • 我知所信

    阅读更多 »
  • 我知所信 ——反智与崇智的危机与出路

  • 基督教知识 [注1]

  • 知识——真的与假的 [注1]

  • 真正的认识神 [注1]

  • 神学是你的偶像吗? [注1]

  • 崇智?反智?

  • 福音中的真知识真生命带来教会的真复兴——采访缪雅各牧师

  • 书评:《思想的境界》

  • 向挂名基督徒传福音 [注1]

  • 在福音中养育儿女

  • 一八七七年的中国内地会(八) [注1]

  • 清教徒的祷告:随时的拯救

2015年07月号(总第54期)

  • 神的国与教会

    阅读更多 »
  • 卷首语

  • 反省新加尔文主义中的“文化使命” [注1]

  • 座谈会:神的国与教会

  • 教会:天国子民在地上的聚集 ——从圣经神学的角度简论神的国与教会的关系

  • 神的国与宣教

  • 门徒的生活是在地上过天国的生活 ——就“神的国与门训”访谈蔡明恩牧师

  • 神的国与后现代处境中的传福音与牧养

  • 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

  • 大学生事工的必要性 ——根据一千四百份调查问卷所做的简要分析

  • 从代际差别看90后事工的群体导向

  • 首届赴华宣教士大会报道(上) [注1]

  • 愿你的国降临

2015年09月号(总第55期)

  • 成员制与建制

    阅读更多 »
  • 被整全教会观推动的教会成员制——就建立教会成员制访谈彭强牧师

  • 从圣约神学看教会成员制的圣经依据 [注1]

  • “教会成员之约”是什么?[注1]

  • 一个改革宗浸信会教会建制转型的实践和反思 [注1]

  • 福音驱动的建制转型之路——改革宗长老会华西区会成都溪水旁教会建制转型实践与反思 [注1]

  • 在现有教会中实行成员制 [注1]

  • 清理成员名单 [注1]

  • 就福音教会取消儿童主日学访谈高真牧师

  • 向世界宗教传福音 [注1]

  • 首届赴华宣教士大会报道(下)[注1]

  • 马丁·路德其实没有说过的三段话

2015年11月号(总第56期)

  • 2015年11月

    福音与爱心关怀

    阅读更多 »
  • 福音神学与十字架神学

  • 怜悯的呼召 [注1]

  • 带着福音的关切去关心人——就教会的爱心关怀事奉访谈陈彪牧师夫妇

  • 传福音与牧养中的爱心关怀事奉——专访福建教会的三位牧者

  • 行为是比言语更好的爱的记号吗? [注1]

  • 慈惠事工是在对灵魂温水煮青蛙吗? [注1]

  • 书评:《宣教中的上帝》 [注1]

  • 作为牧养的讲道 [注1]

  • 教会成员制影响成员活力吗?——以改革宗浸信会成员制度为研究样本的思考

  • 首届赴华宣教士大会的“中国呼吁” [注1]

  • 爱的定义

2016年01月号(总第57期)

  • 宗教改革与今日教会

    阅读更多 »
  • 卷首语

  • 中国教会要把什么传给万民?

  • 座谈会:宗教改革与今日教会

  • 宗教改革的神学[注1]

  • 宗教改革结束了吗?[注1]

  • 关于中世纪教会衰败的检讨:教牧和治理视角

  • 再思宗教改革和后宗教改革的几个神学问题

  • 如何防止成功神学攻城略池?

  • 福音下的悔改

  • 吹响古旧福音的号角

2016年03月号(总第58期)

  • 十字架与永恒

    阅读更多 »
  • 十字架与永恒

  • 世界所遗忘的[注1]

  • 地狱的可怖和天堂的荣耀[注1]

  • 以永恒为关注的牧养

  • 我信身体复活和永生——《海德堡教理问答》中末世的安慰[注1]

  • 默想永恒——读巴克斯特《圣徒永恒的安息》

  • 那因耶和华的言语而战兢的人——关于得救与得救确据

  • 末世论张力下的教会牧养

  • 圣灵充满的福音事奉——百年前浙江教会领袖宁波退修会实录[注1]

  • 封三:信徒在渴望永世时,蒙神安慰

2016年05月号(总第59期)

  • 宗教改革与圣经权威

    阅读更多 »
  • 宗教改革所理解的“唯独圣经”

  • 范泰尔:关于圣经的教义[注1]

  • 根基若毁坏,义人还能作什么呢? ——《芝加哥圣经无误宣言》的背景

  • 附录:《芝加哥圣经无误宣言》[注1]

  • 十六、十七世纪的圣经权威与无误观[注1]

  • 马丁·路德著作中的解经[注1]

  • 上帝通过人类作者说了什么?[注1]

  • 圣经的核心真理:基督的替代性救赎[注1]

  • 封三:守住所信的道

2016年07月号(总第60期)

  • 教会中的下一代

    阅读更多 »
  • 信仰传承中的“信二代”

  • 神学传统中的孩童 [注1]

  • 在后现代如何教导孩子圣经 [注1]

  • 把孩子带到哪里?——在福音里养育儿女

  • “我期待福音在他们身上的行动”——访谈多年服事青少年的牧者思源弟兄

  • 如何向青少年讲道

  • 如何有效地给主日学孩童讲道

  • 座谈会:基督教教育实践中的阶段性思考

  •    金苹果与银网子:论基督教语文教育的优先性

  • 内地会宣教士写给英国教会儿童主日学的两封信

  • 封三:我们妨碍孩子了吗?

2016年09月号(总第61期)

  • 宗教改革之福音再发现

    阅读更多 »
  • 宗教改革在继续——重新确认并持守“因信称义”的福音

  • 中世纪的信仰:改教的背景 [注1]

  • “信心”之于路德何以成为基督徒生活的中心概念?[注1]

  • 何为宗教改革的“称义”教义?[注1]

  • 光照在黑暗里——福音再发现与今日教会

  • 福音:危急存亡之秋 [注1]

  • 天主教信仰改变了吗?

  • 永不过时的“因信称义”

  • 在牧养中确认信徒“福音认信”的重要性——理论思考和实践范例

  • “唯独基督”走到尽头了吗 [注1]

  • 封三:改教家隽语之马丁·路德

2016年11月号(总第62期)

  • 给至亲传福音

    阅读更多 »
  • 圣徒的“家”

  • 生死攸关:怎样向亲人传真福音

  • 如何在亲密关系中为主做见证 [注1]

  • 同往天上更美的家乡 ——就福音访谈弟兄姐妹的父母

  • 哀歌中的赞美 ——先信妻子在婚姻中的十字架之路

  • 如何赢得你不信主的配偶——基于彼得前书3:1-7的解经讲道 [注1]

  • 无论如何总要救些“家里人”

  • 给穆斯林传福音 [注1]

  • 一八七七年的中国内地会(九)[注1]

  • 封三:你回家去,将主为你所作的都告诉他们

2017年01月号(总第63期)

  • 宗教改革之得救确据

    阅读更多 »
  • “使你们所蒙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宗教改革神学中的预定论与得救确据 [注1]

  • 马丁·路德论得救确据 [注1]

  • 信心与得救确据 ——改教家加尔文与清教徒爱德华兹观点之比较

  • 得救确据属于信心的本质吗? ——对比加尔文与加尔文主义者 [注1]

  • 信徒永蒙保守 ——从圣经看“一次得救,永远得救”

  • 虚假的确据 [注1]

  • 福音里的真信心 [注1]

  • 在牧养中关注得救和得救确据

  • [ 更正教与天主教 ] 我们是合一的吗——对比更正教与天主教的圣经观 [注1]

  • [五个唯独] “唯独信心”与得救确据 [注1]

  • 封三:改教家隽语之慈运理

2017年03月号(总第64期)

  • 合神心意的主日敬拜

    阅读更多 »
  • 为什么我们要守主日?[1]

  • 敬拜仪式:早期教会敬拜的发展[注1]

  • 加尔文的敬拜观[注1]—— 罗伯特•戈弗雷博士在格林维尔神学院敬拜研讨会上的发言

  • 清教徒与主日[注1]

  • 主日敬拜十要点[注1]

  • 敬拜:福音派?还是改革宗?[注1]

  • 从“限定性原则”看主日敬拜

  • 唯独唱诗篇? ——以基督为中心的思考

  • 讲道在敬拜中的位置 [注1]

  • 主日小组:以道为中心的敬拜共同体

  • 走出敬拜的迷思 ——读《以基督为中心的敬拜》有感

  • 一八七八年的中国内地会(一)[注1] ——中国福音事工汇报

  • 封三:集体敬拜该唱什么样的诗歌?

2017年05月号(总第65期)

  • 宗教改革之真假教会

    阅读更多 »
  • 卷首语

  • 向福音派发出呼吁——认信福音派联盟对《救恩的礼物》的回应

  • 改教家当年错了吗?——十六世纪更正教与天主教分离的实质内涵

  • 《有关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宗教改革的终结?

  • 史普罗,你为什么不在《曼哈顿宣言》上签字?

  • 《剑桥宣言》

  • 没有基督的基督教:认识基督的拦阻

  • 教会何以如此混乱?

  • 简析异端邪教

  • 重访古道:改教运动的回顾与前瞻

  • 有关“健康教会九标志”的最初思考

  • 教会:永生神的家 ——有意义的教会成员制实践

  • 我们是合一的吗?——对比更正教与天主教的称义观

  • 基督徒为何拒绝“唯独恩典”?

  • 封三:“合一运动”的歧途

2017年07月号(总第66期)

  • 为主忠心服事老年人

    阅读更多 »
  • 为主忠心服事老年人

  • 有关“衰老”的神学 [注1]

  • “当您老了” ——就基督徒的老年访谈越寒老弟兄

  • 照主的心意奉养父母

  • 基督徒如何面对死亡?[注1]

  • 基督是复活与生命 [注1] ——对合乎圣经的葬礼原则的思考

  • 养老院里的福音事工

  • 在道中连于基督 —— 基督徒生命成长的关键

  • 敬畏的智慧 —— 读陶恕《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

  • 内地会宣教士笔下的中国教会 [注1] —— 1877年浙江教会的东西南北

  • 封三:最后的路程

2017年09月号(总第67期)

  • 宗教改革之信徒皆祭司

    阅读更多 »
  • 在基督里献上神所悦纳的灵祭[注1] ——“信徒皆祭司”的教义与应用

  • 从改革宗传统看基督徒的事奉方式[注1]

  • 对“祭司职分”的圣经神学式研究

  • 祭司的国度 —— 再思“信徒皆祭司”的释经基础

  • “信徒皆祭司”是宗教个人主义吗?[注1]

  • 忠于福音,尽我们祭司的职责[注1]

  • 座谈会:“信徒皆祭司”与今日教会牧养

  • 从“信徒皆祭司”谈教会治理

  • 我们是合一的吗?[注1]——天主教的“教皇无误论”

  • 唯独神的荣耀[注1]

  • 封三:改教家隽语之约翰·加尔文

2017年11月号(总第68期)

  • 个人布道

    阅读更多 »
  • 个人布道与使命型教会

  • 门徒训练现场化:个人布道的重要性

  • 有效的个人布道

  • 传福音误区面面观

  • 两种传福音的观念:“现代的”与“清教徒的”

  • 两种护教方式:前提护教和证据护教

  • 世界不是无主的园子——安东尼•弗卢的园丁比喻和来临的圣子

  • 中国内地会的巡回布道策略 ——戴德生牧师在1877年赴华宣教士大会中的发言

  • 我们是合一的吗? ——对比更正教与天主教的圣礼观

  • 抢救灵魂!

2018年01月号(总第69期)

  • 宗教改革之教会与社会

    阅读更多 »
  • 基督教、文化与两个国度

  • “基督教王国”的幻象

  • 路德与加尔文的社会政治思想

  • 反思新加尔文主义

  • 荷兰新加尔文主义及转变论的根源

  • 作为历史现实和意识现实的末世 ——论魏司坚《保罗的末世论》中的时空转换及其神学意义

  • 可见与外在:有教会和无教会的公共神学简论

  • 古斯塔夫•维格伦《路德的召命观》读书笔记

  • 从圣经看“文化使命”

  • 略论宗教改革中的良心问题与现代政治图景

  • 我们是合一的吗? ——对比更正教与天主教的教会观

  • 上帝的话语:恩典的管道

  • 封三:改教家隽语之梅兰希顿

2018年03月号(总第70期)

  • 我们同为传道人

    阅读更多 »
  • 卷首语

  • 我们同为传道人

  • 约翰•欧文论牧师的责任

  • “情愿与你们同生同死”——就传道人与地方教会建造访谈李涛牧师

  • 教牧事奉与属灵争战

  • 牧者的自我评估

  • 以史为鉴——中国家庭教会老前辈边云波弟兄的叮嘱

  • 《心意更新的牧师》阅读札记兼及中国教会的牧养问题

  • 十字架神学与当下的十字架道路——评《论做十架神学家》

  • 一八七零年代在华宣教士们的“鸦片战争”

  • 封三:传道人的团契生活

2018年05月号(总第71期)

  • 我信教会

    阅读更多 »
  • 卷首语

  • 连于基督荣耀的身体

  • 教会作为历史之目的

  • 教会与天国的关系——瑞德鲍斯与魏司坚观点之对比呈现

  • 地方教会的重要性

  • 历史上的教会论

  • 宗教改革的教会概念

  • 教会的属性和标志

  • 我们在“做”教会吗?

  • 上帝的道聚集教会

  • 以福音为动力的长老教会牧养传统

  • 座谈会:关于教会论的思考和牧养实践

  • 就今日基督徒聚会处及其教会论访谈西拉弟兄

  • 我们是合一的吗? ——对比更正教与天主教的马利亚观

  • 一八七八年赴华宣教士们的差遣礼

  • 封三:教会唯一的根基

2018年07月号(总第72期)

  • 莫谓非常

    阅读更多 »
  • 从属灵争战看逼迫——彼得前书5章8节中的 “仇敌”

  • 靠着良人从旷野上来——就基督徒如何认识和回应逼迫访谈越寒老弟兄

  • 帮助孩子面对苦难短文三篇

  • 《圣经神学新词典》摘译:苦难、管教、试验

  •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

  • 我受苦是于我有益——路德论十字架与受苦的讲道

  • 勇敢地背起你的十字架——加尔文论受苦与逼迫

  • 改革宗神学中的盟约教义

  • 传福音的神学动机

  • 一八七七年内地会宣教士湘贵川巡回布道旅行日志

  • 封三:暗后光明

2018年09月号(总第73期)

  • 门徒训练

    阅读更多 »
  • 卷首语

  • 独特之主的独特门徒:马可福音中的门徒训练

  • 圣经伦理动力

  • 具有末世—国度性视野的门徒训练

  • 从教会观看门徒训练

  • 门训与栽培

  • 整体的研读:一卷书的图解

  • 倍增的布道

  • 圣经神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神学科目——普林斯顿神学院圣经神学教席就职演说

  • 一八七七年内地会在武昌

  • 封三:几句劝勉信徒警醒的话

2018年11月号(总第74期)

  • 教会论与教会建造

    阅读更多 »
  • 卷首语:教会——上帝在基督里拯救行动的外在展现

  • 拒做滚石!

  • 教会的治理

  • “神所挂念的是牛吗?” ——从申命记看教会共同体的信仰-伦理原则

  • 当冬天近了,麦子正向下扎根

  • 在东方,探求教会与国家的边界

  • 关于教会论你应该读的书

  • 沉默的救主——诗篇13、14篇释经讲道

  • 十架是所信,教会是我家 ——美佳的所信与她的教会

  • 魏司坚:两个世界之间

  • 内地会宣教士首次陕甘拓荒之旅

  • 封三:真教会的特征

2019年01月号(总第75期)

  • 起来祷告

    阅读更多 »
  • 我们舍弃了与选择了什么?

  • 祷告:信心的实际[注1] ——马太福音6:5-6释经讲道

  • 当我们在祷告中——三位传道人讲述自己的祷告旅程

  • 祷告的规则[注1]

  • 呼求耶和华的名[注1] ——祷告的开始

  • 操练敬虔 ——读《基督徒生活的属灵操练》

  • 为“更大的事”放胆祷告[注1]

  • 使用方块图解形成初步经文大纲的方法 ——对《21世纪基督教释经学》[注1]段落图解的应用

  • 培养教会有机的门训文化[注1]

  • 福音的教会论[注1]

  • 祷告的本质

2019年03月号(总第76期)

  • 忠译圣言

    忠译圣言

    阅读更多 »
  • 忠译圣言,以学事主

  • 再来一碗“基督教牛肉面”

  • 《官话和合译本》翻译过程 ——内地会宣教士鲍康宁的回顾[注1]

  • 附录:中文圣经译本名录[注1]

  • 从功能理论进路探索汉译圣经前路[注1]

  • 如何翻译圣经?[注1]

  • 圣经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流程[注1]

  • 应用圣言[注1]

  • 对霍顿《称义》一书的书评[注1]

  • 《和合本》译经原则和评估[注1]

  • 将奇异归回给恩典[注1] ——利戈尼尔事工采访霍顿博士

  • “我把一切都交给圣父了”——《和合本》译者轶事四则[注1]

2019年05月号(总第77期)

  • 上帝大能的言说

    上帝大能的言说

    阅读更多 »
  • 上帝的话就是上帝的行动!

  • 讲道今昔——按着神的圣言讲

  • 上帝与圣经:经文概览

  • 附录:对《上帝与圣经:经文概览》一文的品读与短评

  • 认出神话语的能力 ——关于讲台事奉的对话

  • 基督的呼召 ——《我们合理的信仰》第20章阅读札记

  • 什么不是以基督为中心的讲道

  • Z城教会的传承与更新

  • 纪念多特会议(1618-1619)

  • 一八七七年浙江教会后续报导

  • 福音钟声

2019年07月号(总第78期)

  • 遵行基督所成全的律法

    遵行基督所成全的律法

    阅读更多 »
  • 以圣经为根基的教会牧养

  • 以神学翻译为志业

  • “在基督里”的教牧色彩 ——读《全备的基督》

  • 律法与恩典

  • 遵行基督所成全的律法 ——马太福音5:17-20释经讲道

  • 旧约律法的救恩性意义

  • “回到圣经” ——就教会的改革访谈多马长老

  • 一八七七年宣教新人的润扬来鸿

  • 律法上的自由

2019年09月号(总第79期)

  • 为传讲基督常作准备

    为传讲基督常作准备

    阅读更多 »
  • 今日之忽略,必酿将来之荒唐

  • 爱灵魂的心:牧者的必备素质

  • 为传讲基督常作准备——就释经讲道的方法与实践访谈哈该牧师

  • 从经文到讲章

  • 书评:《我们传扬他》

  • 耶稣的死应验经上的话 ——约翰福音19:28-37释经习作

  • 一位传道人和一间教会的归正之旅

  • 作为教导和讲道标准的《多特信条》

  • 一八七七年内地会初入贵阳

  • 讲道的沉重和悦乐

  • 《教会》由双月刊改为季刊的启事

2019年12月号(总第80期)

  • 夏长冬藏

    夏长冬藏

    阅读更多 »
  • 每每迂回

  • 留在世界边缘

  • 初代教会与清教徒时期的小组

  • 座谈会:我们因何仍是一间教会? ——“冬藏”的教会论与教牧实践之思

  • 危机辅导:压力处境中的生命改变

  • 附录:忍耐人讥讽与攻击的上帝

  • 比利时信条:教会向世界的见证(上)

  • 属灵军装 —— 以弗所书6:10-18释经讲道

  • 以弗所书6:10-18释经要点

  • 牧师的祷告生活:事奉方面

  • 良心神学之缘起与内涵——以威廉·帕金斯为例

  • “福音鲨鱼”明鉴光之死 ——中国内地会首例宣教士殉道事件  

  • 教会的十字架道路

2020年03月号(总第81期)

  • 征召与训练长老

    征召与训练长老

    阅读更多 »
  • 守拙

  • 何以诚实——真理的神圣

  • 长老培训手册:征召与培训长老的一些建议

  • 长老的资格 ——提摩太前书3:2-7注释

  • 十字架与基督徒领袖 ——哥林多前书4:1-21

  • 完整的解经

  • 座谈会:圣经辅导反对医疗吗?

  • 比利时信条:教会向世界的见证(下)

  • “给我一人” ——一八九九年中国内地会33周年年会致辞

  • 蒙召作传道人的记号

2020年06月号(总第82期)

  • 及时当勉励

    及时当勉励

    阅读更多 »
  • 相信“未来”

  • 末世三要

  • 日常需用与神圣之工 ——从使徒行传6:1-7思想疫情下教会的牧养与建造

  • 执事的资格 ——提摩太前书3:8-13注释

  • 百般试炼中喜乐行道 ——《“圣道在我心”之雅各书》撷萃

  • 一场静悄悄的牧养变革

  • 橄榄山讲论:一张末世时间表

  • 耶路撒冷的毁灭与神子的降临 ——对路加福音中橄榄山讲论的福音派解读

  • 庚子教案前晋南教会风貌

  • 执事职分是上帝设立的

2020年09月号(总第83期)

  • 归田重栽培

    归田重栽培

    阅读更多 »
  • 神的工作必要继续

  • 教会的培育

  • 让门徒训练真正在教会扎根

  • 以敬拜为依归的门徒训练

  • 改革宗教会的家庭探访

  • 基督徒的仁爱:对穷人行善的本分

  • 后疫情时代的福音策略

  • 失落的哀歌艺术

  • 新约圣经的正典性

  • 重返禾场 ——1901年晋南三贤劫后余生的心声

  • 在生活艰难的日子

2020年12月号(总第84期)

  • 十架为辖

    十架为辖

    阅读更多 »
  • 卷首语:十架为辖

  •  艰难处境中的盼望

  • 就讲道事奉访谈始明牧师

  • 圣经是无误的吗?

  • 教会在旷野践行“以福音为中心”

  • 以地方教会为解决方案

  • 祷告的教会

  • 从《九十五条论纲》再思今日教会中的反律主义

  • 基督教政治神学的基本轮廓 ——合法,却暂时;普遍,却负责

  • “痛定思痛” ——1900年在华宣教团体对庚子教难的声明与反思

  • 基督徒聚集在一起

2021年03月号(总第85期)

  • 建立共同体

    建立共同体

    阅读更多 »
  • 卷首语:拉维·撒迦利亚事件带给我们什么教训?

  • 从自我欺骗中蒙拯救

  • 在末后的世代与神同行

  • 清教徒的讲道

  • 旧约时代的人如何得救?

  • 成全圣徒,建立主的身体

  • 访谈李牧:通过“讲道预备与点评会议”培训工人

  • 如何用讲道装备你的共同体

  • 加尔文是加尔文主义者吗?

  • 从《多特信经》“拯救”宗教改革 ——施莱尔马赫的拣选教义

  • 初返三晋 ——庚子教难后山西禾场的宣教报告

  • 地上圣徒的交通

2021年06月号(总第86期)

  • 因祂使我们和睦

    因祂使我们和睦

    阅读更多 »
  • 卷首语:圣洁与和睦关乎属灵成长

  • “线上教会”真的是教会吗?

  • 若隐若现的荣耀

  • 行在两条沟渠之间 ——摩西律法、神学系统和基督的荣耀

  • 圣洁的榜样与和睦的教会

  • 冲突中的良机

  • 外一篇:在教会培养和睦的文化

  • 世俗灵性简史

  • 灾后重建 ——1902年返晋同工山西通讯

  • 当弃绝暴戾的言语说和平的话

2021年09月号(总第87期)

  • 传道人的阅读

    传道人的阅读

    阅读更多 »
  • 卷首语:阅读是否是个问题?

  • 一个石罐:卡尔·巴特留给福音派神学的遗产

  • 主啊,我愿你来——启示录22:18-21释经讲道

  • 希伯来书中的警戒经文与新约共同体

  • 为福音燃烧的文字激情 ——司布真与书的故事

  • 牧者的进修、阅读和写作

  • 牧师为什么要阅读文学作品

  • 打造爱读书的教会,牧师是关键

  • 司铎主义的危害 ——神职人员如何取代了圣灵的工作

  • 教会兴起——1903-1905年山西各地宣教站事工报告

  • 来读《亿万华民》

  • 封三:要避开的书籍

2021年12月号(总第88期)

  • 阅读与牧养

    阅读与牧养

    阅读更多 »
  • 卷首语: 跨年夜后是何夕?

  • 蒙神赐福的讲道

  • “这些基督徒是谁?” ——彼得前书2:4-10释经讲道

  • 研读圣经时最常犯的三大错误

  • 阅读与牧养

  • 建立群体共读与讨论的读书会

  • 外一篇:如何预备读书会的讨论问题

  • 间隔167小时:如何在辅导中布置家庭作业

  • 访谈亦文:我与《亿万华民》

  • 东正教与福音派能相融吗?不能 ——福音派的视角

  • 宣教储军 ——1903–1905年间山西禾场的妇女事工与伙伴差会

  • 致受逼迫者的一封劝慰书信

2022年03月号(总第89期)

  • 圣徒坚忍

    圣徒坚忍

    阅读更多 »
  • 卷首语

  • 圣经神学的种类

  • 转向信心——传道书11:1-6释经讲道

  • 为什么我每次犯罪以后还需要祈求上帝的赦免?

  • 炎热和苦难

  • 我们能否一生持守信仰到底?

  • 从教牧视野看圣徒的坚忍

  • 重燃起初的爱心

  • 希腊抑或希伯来?开放神论与改革宗的神学方法

  • 禾场今昔 ——三位宣教领袖的山西印象

  • 争战,直到主必临的那日

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订阅邮箱:
[email protected]

|本期文章目录|

  • 何处逢生

    1周 ago
  • 基督得胜撒但 ——创世记3:15讲道

    1周 ago
  • 如何看待圣经的权威与教会的权威

    1周 ago
  • 从圣经看女人的事奉角色

    1周 ago
  • 妇女在会中要闭口不言吗?

    1周 ago
  • 关于当下中国基督徒寻求移民与海外工作的思考

    1周 ago
  • 他离开,竟客死异乡;她离开,却生机盎然——基于路得记浅析生存性出走

    1周 ago
  • 布林格与《第二瑞士信条》

    1周 ago
  • 宣道会甘藏边区简史(中续)

    1周 ago
  • 基督徒的自由和本分 ——马丁·路德给身处瘟疫饥荒者的建议

    1周 ago

wordpress theme powered by jazzsurf.com

© Copyright 2023,《教会》(Church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