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2017年03月号(总第64期) 主日小组:以道为中心的敬拜共同体

主日小组:以道为中心的敬拜共同体

文/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礼拜日是基督徒记念主耶稣复活的日子,在这一天,神的儿女们会在教会中共同敬拜神。虽然各个教会在敬拜的内容和流程上不尽相同,但基本都会有宣召、唱诗、讲道、祷告、奉献等。有一些教会除了这些内容之外,在处境中出于牧养的考虑,专门在主日设置了一个“主日小组讨论”的环节。他们设置的这个主日小组具体是怎样的?为何要设置主日小组?这样的小组对主日敬拜带来怎样的影响和果效?对教会整体牧养带来怎样的益处?具体如何落实?为此,我们采访了一间在主日小组的思考和实践上都比较成熟的教会,作为主日小组的一个范例,期待引起牧者、同工对主日小组在敬拜和牧养中的原理与实践一同的关注、思考和讨论。

 

一、什么是主日小组?

 

本刊编辑部(以下简称编):请简要介绍一下你们教会的“主日小组”是怎样的?有哪些主要特征?

教会几位牧者(以下简称牧):我们所说的主日小组,是主日敬拜当天将全体会众进一步划分成的小组,其实是相对稳定和长期的的全功能小组,在我们教会中,是最基本的牧养单元。

 

也就是说,主日小组的常规聚集是在主日当天,不要求在周间有固定时间的聚集,不是为了某一阶段性目标而设置的,也不是主日三三两两临时凑在一起交通的小组,而是会设立明确的担当牧养功能的组长和副组长。小组的规模一般是3~12人为宜。

 

编:请介绍一下你们主日敬拜的一般安排,以及主日小组会大概做什么?

牧:我们主日敬拜的流程大概分为如下几个部分:1)集体的唱诗祷告;2)讲道;3)奉献;4)圣餐礼(一般每月一次);5)主日小组交通;6)最后是一起爱宴。

 

其中,主日小组交通的时间大约一个小时。如果当天有新人加入,会先有新人介绍,然后祷告开始。主要内容分为三块:分享上周读经状况、回应当天讲道和推动本周属灵成长。分享上周读经状况不必全组一起交流,可两三个人一起彼此分享。若是全组显得状态低落,心不在焉,就从有什么难处和需要开始,先有些交流然后彼此代祷。这个环节大概占15%的时间。然后是回应当天讲道的环节,作为主日小组交通的主体内容,可占70%的时间,包括对讲道信息的回顾、梳理及应用。通常组长会带领大家讨论如下这些问题:1)我的主要收获是什么?认识了关于神的什么或关于自己的什么?2)我的决定是什么?(决定要具体) 3)我的难处和需要是什么?然后,再读一遍当日的经文(如果经文较长,就读关键经节)。为个人的决定和需要彼此代祷。第三部分是推动本周属灵成长,包括常规的读经祷告、个人布道的推动、督促组员参加教会牧养体系中的课程和训练,也包括分配值日工作,最后以祷告结束。这个部分大概占15%的时间。从流程和时间分配可以看出,主日小组交通的核心关注点是对道的关注和回应。

 

编:刚才提到这个主日小组是比较稳定和长期的“全功能”小组,请更详细地解释一下?

牧:说“比较稳定和长期”是指这个小组不是阶段性的安排,更不是应对某种问题的权宜之计,而是有稳定的结构和持续的相交,小组成员彼此的关系从主日延伸到周间,组员也不轻易换组。在以道为核心关注的同时,又有高度的委身,真实的团契相交,组员在其中有机会宣泄、被聆听、得医治,及主动担当服事。

 

虽然教会在周间也有小群体的聚集,但周间的小组主要是以主题查经、分阶段课程或祷告会等单一功能为核心目标,而主日小组是全功能的。所谓全功能,我可以用4W来表示,或者说四轮(Wheel)驱动的4W原则:1)Welcome(Warm up):彼此相交;2)Worship:敬拜奉献;3)Word:话语及应用;4)Work:担当使命。其中,话语是中心,小组是建立在话语上的属灵共同体。

 

编:主日小组与周间小组是什么关系呢?

牧:周间小组通常是某一特定功能目标的小组,不是长期的,比如某一课程的学习,课程结束了,这个小组也就结束了。

 

组员参加这些周间小组是由主日小组(主要由组长)来推荐和推动组员来参加适合他的相应功能性小组。用形象一点的比喻说:主日小组就像一个班级,主日组长像班主任;而周间功能性小组是不同的课程,组长像任课老师。班主任和组员一起选合适的课程,课程上完了,这个周间小组就结束了,但是班级却一直在。

 

编:请再总结一下你们教会主日小组的目标与功能?

牧:就主日当天来说,主日小组交通是主日敬拜过程中的一部分,是共同体一同以道为中心敬拜神,也在道中相交;从整体的牧养体系来看,我们把主日小组作为教会最基本的牧养单元

 

在这里完成基督徒委身的所有功能:敬拜、听道、回应道、彼此相爱相交、代求、倾诉、鼓励、事奉、担当使命,都是发生在主日小组中。而且主日小组虽然是在主日聚集,但这些功能必然延伸到整周。因此,就其担当的职能来说,它自身也可以看为是一个小“教会”,里面有教会的身份、生命、功能、使命、权能和福分。

 

教会的成长就是小组的成熟,这成熟不是事情做得成熟,而是指共同体和信徒个人生命的成熟,这也就决定了主日小组的是以造就人为目标,而不是以办成事为目标。

 

二、为什么要设置主日小组?

 

编:谢谢!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基本了解了你们教会的主日小组的特征、内容、功能和定位。接下来,我们希望更深入地了解其中的一些原理,也就是为什么如此设置,背后有着怎样的考虑,这样设置对主日敬拜和整体牧养带来怎样的影响和果效等。刚才说小组讨论是在讲道之后,核心关注是对讲道内容的梳理及回应。这是基于什么考虑的?

牧:主日敬拜应当以道为中心,这是宗教改革之后特别强调的,我们在讲道环节之后安排了回应道的主日小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点。

 

在对真理的领受和顺服上,每个人都是不完全的。但在讲道之后,组长带着组员一起梳理、回应和落实讲道,是在共同体中进行的一个被矫正、被挑战、被鼓励的过程。这首先有利于共同体一起确认是否清晰和正确领受了真道。信徒在听一篇讲道信息的时候,可能会有某些感动,但是那个感觉是模糊的,不会形成一种相对清晰的理解或表达,更多是感性上的,甚至有时是片面和错误的。但是在小组分享、讨论、解惑、总结的过程中,能够使模糊的部分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把错误和片面的部分矫正过来。

 

其次,这也有利于信徒对道的正确回应与具体落实。我们不单要听道,也要回应道,要行道。小组的过程正是要挑战人,让组员做具体决定的。人是非常容易健忘和懒惰的,但藉着组长的挑战和彼此的鼓励与监督,组员会更加以具体的决定和改变来回应当天的讲道。如果没有小组讨论的设置,其实也就没有了在共同体中被挑战的过程,也没有监督、鼓励和彼此的劝勉,一个人是很难把所领受的道具体落实到生命中的。

 

圣经对于重大的福音真理,也是“多次多方”的晓谕和教导他的子民(参来1:1-2),这既是因为福音真理的重要,也是因为神知道人的软弱和需要。因此,听完讲道之后,能在小组中梳理一遍,又落实为后续生活中具体实际的决定,甚至到下一周的小组时仍会有询问、反馈和回应,这些都是主日小组的设置所带来的益处。

 

编:就主日敬拜而言,为什么你们把主日小组看得很重要?

牧:这涉及我们到对敬拜的理解。敬拜是立约百姓意识到神的临在,并在这个意识中带着对神的敬畏、爱、顺服与神相交,这是敬拜。其中非常重要的是两件事:百姓共同体一起向神说“是,你所说的我们要遵行”;另外一个是百姓共同体在一起,彼此激励着与神相交。换句话说,一个是道,对道的领受与顺服;一个是相交,与神相交,也彼此相交。那这两个功能在主日敬拜的唱诗、祷告和讲道过程中能否很好地实现吗?不太容易。不是说完全不能,而是程度有限,因此我们需要更自觉地去实现。如果没有主日小组的话,有些过程就被淹没了。听道挺感动的,然后就过去了;相交也是,散会之后大家打下招呼就走了,很难彼此切实地相交。所以,这两方面都需要自觉地去实现。

 

编:请更详细地谈一下主日小组在这两方面对主日敬拜产生了哪些影响?

牧:“敬拜”是“跪下,俯伏下跪”的意思。这就涉及到几个问题:谁向谁跪下?为什么跪下?其实这些都是在人和神的关系之中的来问的。当我们谈敬拜的时候,我们谈的不是外在形式,而是有内在实质的外在展现。当我以正确的方式认识神和他的荣耀,因这个认识而有的诚实的回应,把神当神,就是敬拜神。

 

那我通过什么来认识神和他的荣耀呢?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在耶稣基督的十字架上,神显明他完全的圣洁和公义,他对罪的恨恶与刑罚,甚至替百姓担罪的是他所爱的独生儿子时,他也绝不姑息;同时,也在耶稣的十字架上,神向着他的子民显明他完全的慈爱与拯救,透过基督的十字架,神救赎我这罪人,以属灵的方式使我联合于基督,称我为义,使我重生,保守我到底,将来在天堂永远与他同在。当神的百姓在基督里看见神向他显的能力、智慧、难以测度的慈爱、丰盛的荣耀的时候,不可能不满心欢喜和敬畏地感谢并赞美他,神也在他百姓这样的敬拜赞美中得着荣耀。(参弗1:13-23,3:14-21)

 

所以,当我们说敬拜神的时候,就是透过基督的十字架认识神,赞美神的荣耀,与神相交,以神为乐。因此,真正的敬拜者,一定是圣灵藉着福音之道所重生的人。因此,确认信徒对福音的认信,关注组员的重生得救,对于共同体的敬拜和牧养都至关重要,而这是主日组长职责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同时,一个重生的信徒,也需要持续地在福音之道中被牧养,使其越发地认识中保耶稣基督,也就能在基督里更好地认识神、敬拜神。

 

另一方面,在横向的“团契相交”方面,耶稣给他门徒的一个新命令,就是彼此相爱。但是这彼此相爱的命令要在哪里落实?你会说落实在教会中,但当教会成员超过50人,信徒又没有持续委身在具体的小组时,彼此相爱就很容易成为空话,而小组这样的设置就很利于落实彼此切实相爱。委身的小组成员之间因着人本身的软弱和外在的环境等因素一定会形成一些张力,而相爱反而是在这种张力当中实现的。在无可避免的张力和委身关系中,组员会学着在基督里彼此看待、互相舍己、服事按自己的天然性情本不喜欢的肢体,并和肢体一起同心合意地服事更软弱的肢体和慕道友,一起传福音。这种因福音而有的相爱、相交关系是属灵的关系,而不是属肉体的。

 

另外,这样小组里的团契相交,也会促进彼此向神的敬拜。比如:如果没有主日小组,每周的敬拜因为人数都差不多,很难显出什么不同,好像每一位信徒都挺好的。但有主日小组时,组长就很容易发现,哪些人没有来敬拜?哪些是新来的?组长就会和小组成员一起关心没有来主日敬拜的同伴,为什么没有来?是不是遇到什么艰难了?等等。这样彼此的劝勉、激励、扶持、相交、相爱,实际都落实在了主日小组。

 

这些都会对主日敬拜产生影响,使我们对神的敬拜不是在外在的热闹中虚假的敬拜,而是在福音里、在属灵共同体中的真敬拜。

 

编:您刚才提到的“虚假的敬拜”,一般会有哪些表现?怎样才能避免?

牧:真正的敬拜不是为讨人喜悦,而是讨神的喜悦;不在于外在的热闹、悦耳的乐器、宽大的场地等等,而在于因中保基督的代赎而心被恩感,歌颂神,藉着基督以神为乐(参罗5:1-11;西3:16);真正的敬拜也不是按人的喜好随意而行,而是照圣经的规范规规矩矩地在基督里敬拜神(参约4:23、26);不是人在集体狂欢中的满足,而是在由重生之信徒组成的生命有机体中、在同一位圣灵里、藉着同一个福音与神的相交,也彼此相交(参约4:23-24);真正的敬拜不只是聆听神的道、口头宣告信仰告白而已,而是也要在共同体中落实、顺服、传扬这道,在整个生命、生活中被这福音之道所支配、所驱动,叫荣耀归与神(参林后4:15;腓1:11;来13:21);不是自我陶醉、自我满足,而是以那一位(主耶稣基督)为至宝,为他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参腓3:8)。

 

主日敬拜应当以道为中心。这既是在福音之道中,被圣灵重生之人才能在基督里敬拜神;也是只有在规范性的道中,才能合神心意地来敬拜神;又是回应这生命之道,在生命中顺服、跟从、传扬他,荣耀主名。

 

而耶稣基督的福音落实在信徒共同体中的过程,实际就是牧养。敬拜和牧养是紧密关联的,就像五旬节彼得讲完道之后,众人感到扎心,扎心之后要作出切实的回应,于是问“我们当怎样行”?彼得说要悔改归信,并继续劝勉他们,于是众人受洗、擘饼、祷告,开始有向神正确的、共同的敬拜和相交。(参徒2:14-42)

 

编:您在此谈到敬拜与牧养有紧密的关联,前面也提到你们把主日小组定位为最基本的牧养单元。为什么这样定位?

牧:牧养就是福音之道具体地落实在信徒共同体的过程。首先,教会的牧养单元不直接是个人,而是小组共同体。要成为“最基本的牧养单元”就应该是每个人在每次小组的时候都要参加,不来是偶然的例外。这样的话,我们继续问:在我们教会,这样的牧养单元为什么不是周间小组,而是主日小组呢?

 

首先,最自然的想法,因为主日每个信徒都要来教会参加敬拜,因此主日小组是组员最要委身且长久持续的。既是自然,实现起来就相对容易。而主日敬拜中直接就有向着百姓的话语宣讲、一起向神的敬拜、彼此的团契相交。

 

那么,周间小组有没有可能成为最基本的牧养单元?就现实来说困难极大。特别是在一线城市,那些每次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车来教会、又坐一个多小时车回家的信徒,再让他们周间去按照同样的方式组织一次必须全员参加的小组,是一个大难题。就算付很大代价来了,小组却不能持续保证每次都有明确的内容和具体的目标,组员就很难一直持续委身。不能持续委身也就不可能成为常规设置,不能常规化就不能成为最基本单元。

 

再有,主日是一周的开始,在七日的第一日,小组共同体一同领受和回应道,而接下来的一周正是将这道落实在生命当中,周间的学习、小组、生活和相交也自然地成为主日小组牧养的延伸和落实。

 

编:请更具体一些说明主日小组作为最基本的牧养单元是如何发挥功用的?

牧:首先从信徒生命成长的角度来说,几乎每一步成长都发生在主日小组中。从小组传福音中接触福音到认信福音、重生得救,又在小组中不断地确认福音,并且在此过程中主日组长会推荐和推动他到相应的周间功能性小组和分阶段查经班中受训练,他在小组中确认重生和蒙爱的确据,逐渐成长成熟,学会在基督里爱人,担当使命;再根据他的恩赐担当相应事奉,慢慢可能成为小组的副组长,甚至最后作为主日组长来开始一个新的主日小组,这些都发生在这小组当中。事实上,我们教会现在大部分的教牧同工、传道人基本上都是从在主日小组中买菜、值日、服事慕道友、担任组长的过程中,慢慢成长起来的。

 

这样来看,说一间教会增长了,就是小组和组员数目的增长,而其中的关键是:有多少能够担当组长、副组长的同工兴起来。因此,不是绝对人数决定教会规模,而是同工,特别是组长同工的数量和质量决定教会规模,如此形成的教会人数的增长会是良性的。神自己渴望得人、建立人,远远胜过某一个有野心的牧者想把自己的教会弄大。但是某个有野心的牧者想把教会弄大,而不考虑上帝得人、建立人的渴望,那么这间教会中会进来很多不幸的人,因为他们来到这里却得不到照顾和牧养。但是如果小组的牧养能够深入的话,教会的增长会是良性的,因为它是由越来越多的清楚福音、认信福音,并一步一步越发向福音委身的小组同工来构成教会整体的事工主体。这就规定了小组的牧养是以真正的造就人为目标,而不以办成事或仅仅以外在规模为目标。

 

从神设立的蒙恩管道看,主日小组这个设置把道、圣灵、共同体这些使信徒蒙恩的管道带给每一位委身的组员。因为小组自身成为一个蒙恩管道的集中地,而且推动和保守组员常在蒙恩管道当中,这就是教会成长的要点所在。所以,在我们教会,常能看见这样的情形:一个信徒不管他当初多么火热,若没有委身在主日小组中,当他遇到世界、肉体、魔鬼的冲击之时,他就很容易退后甚至最终离开教会;反之,一个人无论他多么软弱和糟糕,充满问题,只要他委身主日小组,假以时日,他总能在福音里成长、成熟,甚至慢慢担当一些适合他的教会事奉。

 

如此,主日小组便通过话语、相交、祷告、事奉、担当使命,成为信徒蒙恩的地方,也成为推动教会以道为中心的整体成长的最基本的牧养单元。

 

编:主日小组对于实现以道为中心的敬拜和牧养是“必须”的吗?

牧:不是绝对必须的。以道为中心的敬拜和牧养是必须的,但具体的牧养形式则是可以在具体的处境中权衡的。我们相信会有一些没有主日小组的教会的主日敬拜和日常牧养也可能做的很好,但一定是因为他们以别的方式替代并实现了主日小组的功能。比如某种形式的门徒训练,或者有像清教徒那样比较好的家庭敬拜、周中聚会等等。

 

但可以这样说,要自觉地实现以道为中心的敬拜和牧养肯定需要“小组”,因为若没有小组,道的回应与落实、福音认信的确认、彼此切实相爱、同心担当使命等都很难自觉地落实。

 

同时还要说的是,考虑到城市教会,特别是一线城市的处境,主日设置这样的小组对自觉地实现这一目标是极为必要且有效的,可以作为单间教会基本和重要的牧养设置。就像上面提到的,信徒在城市的住处、工作地点可能都离教会比较远,交通就是一个问题;其次,工作时间一般是周一到周五的朝九晚五,甚至有一些周六和周间晚上都要加班。这就决定了周间很难每次聚集所有的组员,只能将一些功能性、目标性较强的阶段性小组放在周间,组长和信徒可以一起根据组员的时间、不同成长阶段相应的需要等,在一个时期内参加并完成。但主日小组却是比较自然和容易地实现以道为中心的敬拜和牧养的基本单元和牧养设置。

 

编:能否总结一下主日小组在你们教会的主日敬拜和整体牧养中达到了怎样的果效?

牧:很感恩这几年来,神通过主日小组极大地赐福给了教会,比较明显的方面有:

1)主日小组使主日敬拜更以道为中心。如果说我们强调主日敬拜是以道、以基督为中心的共同体敬拜,那主日小组确实使其更落实了。

2)主日小组加强了信徒对主日敬拜的委身。既是更容易了解到哪些信徒不够委身主日,进而进一步服事他;也是通过对道的回应与落实,使信徒更好地敬拜神。

3)主日小组有效地把信徒带到各样的蒙恩管道里。委身在主日小组中的信徒都能比较好的成长,反之却很难牧养得好。

4)主日小组的设置,产生了非常多的一线“牧者”——主日组长。并继续在其中产生了可靠的、在灵魂战场摸爬滚打过来的全时间传道人。工人的成长成熟在使徒行传中是很被强调的,工人需要成长、训练、塑造,也需要被检验。主日小组是很好的训练和检验工人的设置。

5)主日小组在很大程度上落实了门徒训练。在主日小组中有很深的人格性的关系,组员面对的是一个具体的组长,组长牧养的是具体的组员。主的小羊就是在这种以道为中心的亲密相交的共同体中成长起来的。

6)主日小组使城市教会更像家。这里有真道、团契、相交、代祷,因此,最了解一个组员的可能不是同事和家人,而是他的主日组长和同组的伙伴。帮助他属灵成长,陪伴他度过生活难关,在读经、学习、恋爱、婚姻、工作、事奉各样事上给予支持和鼓励的,也正是这群家人。

7)主日小组有助于更有效地、持续地、在共同体中确认福音认信。教会的实质是由一群重生得救的信徒所组成的。但福音认信、诊断和更有效地牧养信徒,既需要教会不断地宣讲福音之道,也需要在一个较长期和稳定的关系中,在彼此代祷和切实相爱的委身中,才能更有效地进行。主日小组就是一个这样的场所。

8)主日小组有效地促进了分层牧养,以此更合理和有针对性的实现牧养。组长不断地被提醒,也被要求去察看羊群。以重生和成长为目标,一般会将组员分层分类,那些重生得救且在热心成长的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去照顾可能还没有重生的组员和慕道友。这样会形成更合理的、分层的、整体参与的牧养。

9)主日小组使得教会的成长是良性的。因为有一群有福音意识和确据的主日组长在主日小组中成长起来,再一起为福音齐心努力、牧养信徒。有了这样的主日小组,教会不怕大,规模大了也能保证牧养的落实。否则人数的增长很可能造成牧养的真空,积攒的问题也很难得到有效解决。

 

三、如何落实“主日小组”?

 

编:感谢神,神通过主日小组这样大的赐福了教会。以上我们谈的主要是从“原理方面”来说明为什么要设置主日小组,以及它怎样有助于实现以道为中心的敬拜共同体和牧养体系。接下来想就如何落实这样的主日小组,也就是更“实践性”的部分有一些了解。首先,要落实这样的主日小组,其中的关键是什么?

牧:从直观上看,主日小组的成长与成熟最关键、最重要的是主日组长,因为主日组长实际上是一个“小牧者”的角色。但再深入考察和思考的话,我们不禁要问,假如教会整体没有以福音中心的牧养意识的话,组长能做得好吗?不能,至少不能自觉地在福音里做。而他又实际在牧养,就一定会按他自身的经验,甚至按肉体的方式而不是自觉地在福音里牧养,这样的小组的特征就不是以福音为中心的。因此,最重要和关键的,首先不是主日组长,而是教会要有清晰的、专注的以福音为中心的牧养意识。

 

有了这样的牧养意识,就会想如何落实在某个牧养设置中。设立主日组长的教牧同工会知道自己设立主日组长是想干什么。组长不马上知道可以,而设置的人不知道却不行。所以主日小组的关键是以福音为中心的、自觉的牧养意识。有了这个,即便没有主日小组,也会有别的设置来代替。但是,从实践和目前的牧养体系来说,要达成以福音为中心的牧养和敬拜,其中极为关键的,确实是主日组长。

 

编:在实践中,主日组长为何是关键?

牧:其实前面也多少有一些提及,从教会的信仰告白与牧养的角度看,要实现教会的信仰告白的一致性,并在这共同的信仰告白基础上牧养和建造有同质性的生命共同体,这些最后都要落实到主日小组中,而主日小组如何就取决于主日组长如何。如果一个组长的福音认信不清晰,那个小组就很难期待在福音里清晰和成长;反之,如果组长有清晰的福音认信,也就是不仅有福音里的真知识,也有福音里的真信心,福音里的蒙爱体验,因福音而有的心志,被福音支配的生命样式,那么他就会如此带领这个小组。因此可以说,教会的整体的体质决定于主日组长层的体质。

 

从教会成长的角度看,教会的成长取决于小组的成长,而教会能有多少个小组,基本取决于有多少能担当职分的组长被建立起来。如果没有福音认信清晰的组长,还不如不分小组,否则组员的牧养也得不到保证。

 

从教会功能的实现的角度看,主日小组实际上实现了教会的实质性的功能:向上对神的敬拜,向内的训练、成长与相交,向外传福音,这些都是在主日小组中推动进行的,而推动落实的主要责任都落在主日组长身上。

 

从信徒成长的阶段和相应设置来看,从听福音、信福音,到成长成熟,担当事奉;从被引导、被陪伴、被牧养、被带领,到带领、坚固、安慰和服事别人,都是在主日小组里发生的,因此,主日组长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牧人”。

 

编:你们是如何选拔主日组长的呢?

牧:主日组长的选拔极为重要,因此选拔和考核也要相对来说严格。虽然还不是全时间的传道人,但选拔的标准也是以那个为基准,差别只是在成熟度上。基本上是三个方面:福音认信与呼召、担当事奉的能力和相应的品格。

 

这三个中我们最为强调的是福音认信,因为这个决定了教会事奉共同体的同质性;福音认信与呼召主要包括:福音的知识和体验、对话语和灵魂的看重、对教会的爱;事奉的能力主要包括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行政组织能力;品格当中比较强调的是基督徒的属灵品格和一般健全的社会性人格。

 

选拔的过程具体会涉及,原主日组长根据以上三方面所做的推荐,传道人对其的观察了解和面对面的陪谈确认。有时也可能设立专门的组长选拔考试,其中包括笔试(圣经和教义)和教牧同工的集体面试。

 

编:你们是如何培训主日组长的呢?

牧:与选拔组长同样重要的是对组长的培训。我们有专门为组长编写的《组长读本》,本堂教牧也会给组长们做一对一或一对多的门徒训练,教会整体层面有确认福音认信的培训、如何带领常规主日小组的培训、如何带领查经班的培训,对于更乐意付代价的组长,教会会提供更系统和长期的装备。同时,不要忘了,主日小组的服事本身也是组长获得成长的重要途径。

 

编:主日组长的职责有哪些?他通常要做什么?如何做呢?

牧:就主日当天小组讨论环节来说,组长要在一个前提之下做三方面的事。什么前提呢?要意识到神的临在,也就是神在场且会行动。在这个前提下有三方面的事,如前面所说:分享上周读经状况、回应当天讲道和推动本周属灵成长。其中,要对个别在特殊处境和难处中的组员有特别的照料。

 

就主日组长的日常牧养职责来说,我们有一个七字决:推、荐、代(带)、培、考、传、球(求)[1]。其中最重要的是:求、传和考。也就是为组员代求;带领组员一起传福音;考察组员灵性状况,包括确认福音、组员听讲道具体回应的态度、他的灵性生活等。

 

编:最后请问,一个教会在自己的处境中,也想设置主日小组,可能会面对哪些难处?请提供一些建议。

牧:首先要在教牧同工层面确认以道为中心的敬拜观,以福音为中心的牧养意识。若教牧同工都没有清晰的福音认信,没有自觉的基于福音的牧养意识,无论怎样都很难。若牧者都没有基于福音的敬拜和牧养意识,整个教会就是相当危险的。

 

其次,培和选拔一批能担当主日组长的同工。这些组长是极为关键的,是教会中的“小牧人”,是教会的中坚力量。这些组长既可以在现有同工中产生,也可以在对委身成员的训练中产生。若没有能担当组长的工人出来,主日小组很难建立,倒不如先培养出一批主日组长来。当然,组长不可能一下子全方面地成熟,最重要的仍然是福音认信,有了清晰的福音认信后,品格、经验和能力都可以期待他在事奉的现场和后续的培养中不断地成长成熟。也就是说,组长也需要被造就出来。

 

之后,就是实际的考虑分组了。这里就有很多相对的、很细的原则。比如:分小组的时候不要拆散已经形成的“福音活力点”;组长要对其负责的组员有负担;组员是否愿跟这个组长;组员不同程度的生命状况;不同组员进行组合还是同一类型的组员分在一起等等。

 

另外还有一些建议:最好一周或两周有一次组长会,使组长们也形成一个共同体,组长之间彼此扶持和相爱,如果这个没有的话,可能导致小组之间结党纷争,是非常糟糕的;组员之间团契关系的建立要以福音为中心,要首先在传福音和使命中建立,而不要首先在吃饭和肉体中建立;定期组织“数羊会”,也就是传道人带领组长们一起分享组员情况,使传道人和其他组长一同了解,也是考察组长是否心中有“羊”,是否真的在牧养和照管主的羊群。

 

更本质的仍然是以福音之道来牧养,在福音之道中敬拜。不同的教会在处境中会有不同的设置来实现这个目标。但通常来说,形成一个以主日小组为牧养单元的牧养体系,对自觉地实现以道为中心的共同体敬拜,实现以福音之道建立人是非常有效的。

 

编:好的,谢谢!愿神使用主日小组的牧养模式,使更多教会的敬拜和牧养受益!

 

 

[1] 主日组长牧养职责“推荐代培考传球”的内容是:(1)求:每周至少一次为每一个组员提名祷告,如同主耶稣和使徒保罗为圣徒代求一样。(2)传:组长本人要积极传福音领人归主,并带到自己所在的小组。(3)考:考察、鉴别并帮助组员确认对福音有清楚认信,是重生得救的人。(4)陪:关心组员的问题和需要。探访、陪伴,特别是危机状况时的陪伴最重要。探访内容包括生活、人际关系方面的需要和难处,更要留意信仰认识上的偏差和困惑,面对罪的试探与争战,对教会负面感受和认识等灵性需要。(5)带:带领组员传福音,参与值日,带领组员一起服事神、服事人。(6)见:每周联络组员。见面、通电话、微信或者 Email。每三个月至少要和每个组员有一次一对一谈话,及时探访新组员,及时关心缺席的组员。(7)推:推动组员读经、祷告、传福音、参加适合他们的训练和祷告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