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2017年09月号(总第67期) 座谈会:“信徒皆祭司”与今日教会牧养

座谈会:“信徒皆祭司”与今日教会牧养

/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马丁·路德对更正教教会论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信徒皆祭司”的教义。这教义的本质是:每个基督徒都是其他人的祭司,我们都是彼此的祭司。改教家们抛弃了对教会的传统划分,即分为神职人员与平信徒。圣徒只有一个共同的阶层,但却有不同的职分或功能,不同的工作或责任。然而,今天弟兄姐妹对“信徒皆祭司”或者非常忽略,或者误解了其原意。因此,我们邀请了几位牧者同工[1],一起探讨“信徒皆祭司”这一教义所涉及的对福音和教会的理解,以及对当下教会建造的意义,同时澄清一些不了解改教历史背景又深受个人主义价值观影响的信徒对此教义的误解。会中所探讨的论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徒皆祭司与宗教改革的“福音再发现”有怎样的关系?第二,“信徒皆祭司”在更正教教会论的形成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在改教时期和后来的历史处境中,又怎样具体地改变了教会的形态?第三,弟兄姐妹受现代个人主义的影响,经常将此教义误解为基督徒都成为自己的祭司,从而不需要他人,这样的误解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我们在牧养中又该如何应对?第四,既然“信徒皆祭司”,在牧养中该在哪些方面具体地推动信徒的个人生命成长?对于教会共同体的建造,这一教义又有哪些建设性的意义?最后,基于“信徒皆祭司”,教会在面向不信的世界时当有怎样的责任?

 

本刊编辑:我们首先在原理的层面上来谈一谈,“信徒皆祭司”与宗教改革的“福音再发现”有怎样的关系?

 

陈已新:我觉得,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厘清的是“信徒皆祭司”到底指什么。拜耳在《路德神学当代解读》里面提到,“信徒皆祭司”这一教义的大宪章是马丁·路德在1520年撰写的《致德意志基督徒贵族书》。马丁·路德当时致力于要推动改革,非常响亮地提出“信徒皆祭司”,对罗马教廷可以说是重要一击。在这个小册子里他写道:

 

他们把教皇、主教、神父和修士看成是“属灵阶层”,而把君王、贵族、手工匠和农民称为“属世阶层”,这是一个纯粹的谎言。只有基督徒才是真正的“属灵阶层”,他们除了职务不同之外,没有其他的差别。正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2:12所说的,我们都是一个身体,但是每个肢体有各自的工作,服事其他的身体,这全是因为我们只有一个洗礼、一个福音、一个信仰,而且都是基督徒。只有洗礼、福音和信仰才能使我们变为“属灵的”和一个基督徒。

 

这里的意思是说,凡是领受同一个洗礼、同一个福音、同一个信仰的人,都是属灵阶层,在教会当中不存在属灵阶层和属世阶层的划分。然后他说:

 

无论是谁,只要他受过洗礼,他就可以说,他已经被授以神父、主教、教皇等圣职,[2]尽管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践行这一职务。恰因我们同样都是神父,任何人都不得自作主张,不经我们同意或选举就来执行公共权力范围内的事情,凡属公众的,若不得大家同意和吩咐,谁都不敢擅取。……平信徒和神父,王公和主教,“属灵的”和“属世的”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差别。所谓的差别只是职务和工作上的差别,而不在于“等级”。

 

马丁·路德主要依据彼得前书2:5-9以及启示录中的相关经文阐述“信徒皆祭司”的问题。他是在改革最艰难的时候提出了这一教义,当时教皇和罗马教廷企图用三个理由来拒绝和消灭改革,被马丁·路德称为“三堵墙”。其中第一堵墙是:当他们受到世俗权力挤压的时候,就制订了教谕,说世俗权力不能管辖他们,属灵权力是在世俗权力之上的;第二堵墙是:若有人根据圣经谴责他们,他们便以圣经的解释权只属于教皇来加以反驳;第三堵墙是:若有人要求召开教会会议以辨事理,他们便宣称除了教皇以外,没有人能够召集教会会议。所以,马丁·路德就回应说:第一,所有的基督徒,无论是王公贵族、平民百姓,他们与教皇一样都有在基督里的祭司身份,教皇并没有属灵的超越性——在“基督教王国”(请留意这一概念当时的背景)里,教皇、神父没有属灵的特殊性可以免于那些执行政府职能、赏善罚恶的基督徒政府官员来刑罚他们的罪恶,所以平信徒也可以参与到改革运动当中。第二,不是只有教皇有权解释圣经,信徒皆祭司,他们有辨别信仰真伪的责任和权利。路德在文中提到,哥林多前书2:15、14:30、4:13都讲到这个问题。并且举例说,在使徒里面,彼得是更有位份的,但是当他所做的与福音不合时,保罗可以当众指出来。第三,针对召开大公会议,他引用了马太福音18:15-17章关于教会纪律的段落,说每一个人都是要受托照顾其他人的,特别是当作恶者是教会领袖、他的恶行大大损害冒犯其他人的时候,我们更应当如此行。若在教会面前控诉他,我们就必须召集教会会议,如果教皇在冒犯基督的国,第一个站出来的人就应当召集一个真正自由的教会会议。

 

所以,我觉得谈到“信徒皆祭司”与宗教改革的“福音再发现”的关系时,可以这样说:宗教改革最重要的是福音的再发现,但这条道路却面临教皇和罗马教廷的极力阻挠。但当马丁·路德把再发现的福音宣扬出来时,就唤醒了平信徒,而当平信徒被唤醒、以宗教改革为己任投入进来时,借着“信徒皆祭司”的教义,他们被神使用成全了宗教改革。所以那个时候腓特烈可以抗命保护马丁·路德,在他的选侯区里建立一个更正教的教会,我想这跟“信徒皆祭司”有很大的关系。打比方,今天当一个教会有了牧师、长老,治理体制固化的时候,如果牧师的教导或教会治理出现问题,改革动力从哪里来?还是从“信徒皆祭司”,会众意识到责任,然后呼吁改革。

 

以勒:我认为“信徒皆祭司”是“福音再发现”的一个必然的结果。从马丁·路德来讲,“福音再发现”是关乎因信称义、替代性救赎——基督成就的工作解决了我一切罪的问题,所以当我献身信靠基督,外在于我的、他的义就加给我,我的罪归给他,这必然导致“信徒皆祭司”。

 

对比“因信称义”和整个中世纪的救恩论,会发现更正教的救恩论把“因信称义”和“成圣”加以区分,所以一个人因信外在于自己的基督的工作就有了得救的确据,这在中世纪是没有的。中世纪的救恩论对“称义”和“成圣”不进行区分,它是“成义”——因为相信基督,所以在信当中产生出对神爱的回应,在这个爱的回应中产生义行,而这个义行本身在神的怜悯、俯就当中,是有功效的,可以得神的喜悦。人的整个救恩是跟“成义”相关,人在“成义”的过程中若犯罪,要透过认罪、告解使罪得以除去。对一个忏悔的人,神父代表神宣告他的罪得赦了,这个宣告是按照圣经赋予他的有限的功能性的职责。因此,就存在了一个神人中间的祭司阶层,而且这个祭司阶层就成了告解认罪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层面。所以当马丁·路德说:你信主受洗就进入到基督里面,就被称义,你的救恩就是稳固的,是确定的,不必再经过后面的这些圣礼不断地把你保持在救恩当中——这一定会取消神人之间的祭司阶层。我觉得这是一个逻辑上的必然。但需要注意的是,路德不是说现在没有祭司了,而是按照圣经所说:信徒都是祭司,我们彼此为祭司,彼此宣告“你的罪得赦免了”。

 

陈已新:但这里需要澄清一件事,我们彼此为祭司绝不是说彼此为中保。有一篇文章说得很好:旧约中神膏立祭司为要献祭给神,这预表耶稣来为我们献上赎罪祭。当耶稣在十字架上死的时候,圣殿通往至圣所的幔子裂为两半,神藉此显示旧约的祭司职分不再需要,神的百姓通过大祭司耶稣基督可以直接来到神面前(来4:14-16)。现在,在人和神之间,不再需要像旧约祭司那样地上的中保(提前2:5)。基督一次献上,成了永远的赎罪祭(来10:12),不再需要为罪献祭了(来10:26)。但就如旧约的祭司也献其他的祭,很清楚地,彼得前书2:5、9显示神拣选基督徒献上神所悦纳的灵祭;宣扬那召我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通过生活(彼前2:5;多2:11-14;弗2:10)和言语(彼前2:9,3:15),我们来服事神。

 

本刊编辑:“信徒皆祭司”这一教义是救恩论的改变带来了教会论的改变,那么“信徒皆祭司”在更正教教会论的形成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在改教时期和后来的历史处境中,又怎样具体地改变了教会形态?    

 

以勒:中世纪教会论和救恩论的连接是非常紧密的。也就是说,教会在救恩的实行过程中是中保和祭司的角色,有一系列的圣礼产生使人得救的功用,所以神父、主教等所扮演的祭司阶层能够对人有很大的权柄。这实际上也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结构,因为教会的祭司阶层已经成为社会各种资源的集结地,人们通过用不同的方法对教会奉献,变相地积功德。“信徒皆祭司”打破了这一祭司阶层,对中世纪的教会论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

 

“信徒皆祭司”是在完整的解经下产生的。宗教改革扭转了中世纪救恩论的解经范式,我个人觉得有点像“日心说”之于“地心说”。中世纪的救恩论试图全面综合关于救恩的经文教导,但都是围绕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核心是人论;而马丁·路德的“福音再发现”是完全围绕基督,基督论是中心。这个转变本身是一个巨大的贡献。从这个角度上,更正教的救恩论是建立在基督论上,人论也是建立在基督论之上,教会论也开始建立在基督论之上。救恩完成是基督成就的,在基督之外、基督之后都不再需要神人之间的中保,每一个人都是建立在基督之上,能够直接连于元首基督,我觉得这是“信徒皆祭司”直接的贡献。

 

陈已新:我想“信徒皆祭司”对更正教教会论的影响是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1)教会的主体是什么?神职人员是教会的主体还是众圣徒是教会的主体?2)教会中是否有两种阶层?有无等级差别?3)众圣徒的属灵职分与事奉;4)圣职的来源、性质与尊荣,这是指以合乎圣经的方式看待圣职,例如:它来自于众祭司——会众的选立,它的性质不是等级的不同,而是职分和工作的不同,并且它有神赋予的尊荣。如果从这四个方面看,“信徒皆祭司”对于更正教的教会论是有很大影响的。

 

易君:我接着陈已新老师说的四个方面谈。首先,“信徒皆祭司”是对教会的定义产生了根本性的颠覆,教会真正成为了归信基督的重生得救的信徒的集合体,而不是说只要有架构有领导人就是教会。第二,改变了教会的动力,过去动力是自上而下的,现在变成了自下而上的,无论是宣教、祷告、传福音,都是从每一个肢体担当基督的使命开始的。第三,是对教会的崇拜观的改变,由比较高派的崇拜模式进入到比较低派的,马丁·路德就直接写赞美诗,用写得通俗易懂的诗歌敬拜神,而不是天主教那种在威严中感受神对全宇宙的统管的方式。第四,对宣教产生很大的影响,过去一千多年的时间,天主教的宣教还是相当弱的,因为在宣教观上受制于她的治理结构,而“信徒皆祭司”使每一个多元性的教会都可以担当大使命,所以这个对宣教就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陈已新:在路德改教的时候,改革具体化的过程中有几个领域很重要:一是崇拜仪式改革;二是他翻译出德语圣经,德国基督徒开始用自己的母语读圣经;然后是诗歌;再就是要理问答,教导每一个信徒包括孩子都能够真信福音。改革后的教会形态是要体现福音、传讲福音,与中世纪的教会形态相比有巨大的变化,但不能说这都是由“信徒皆祭司”一个教义带来的。我觉得从根本上来说,“信徒皆祭司”在教会中形成一种不断改革的动力,我读钟马田所写的对于清教徒运动如何开始的介绍,让我对这一点感受特别深。宗教改革之后,英国教会已经形成了国教模式,但她在教义、崇拜仪式、圣职人员、圣服等问题上都保留了许多天主教的弊端,改革不彻底。本来在英国国王作为教会元首、教会也有圣职阶层的情况下,圣公会从体制上已经没有改革的动力了。但是因着“信徒皆祭司”,我们都有忠于神话语的本份和责任的时候,其实还是在不断地改革,形成了“不从国教教会”,有长老会、浸信会等等。我觉得能够这样不断改革跟“信徒皆祭司”有关。

 

易君:路德在《教会被掳巴比伦》中讲道:“我要白白地、不怀恶意地阐扬我所接受的真理。但人人都当关心他自己的得救;我要忠实地尽我的本分,免得我们站在基督审判台前的时候,有人因缺少信仰和真理的知识而归咎于我。”所以刚才在谈到改革动力的时候,我想最核心的动力源还是神话语启示出来的福音。福音是神的话,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神的话来的。当信徒在圣言的阅读权上、在直接进到至圣所里向神祷告的祷告权上有一个突破,神的话借着圣灵在人心里面说话,使人因真理悔改,并且向着罪恶开战,我想这是一切教会改革的动力所在。

 

杖恩:更正教不同宗派有着不同的教会形态,这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对于“信徒皆祭司”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不同?例如在圣职方面。

 

陈已新:这里有一个问题,我稍微补充一点。如果信徒都是祭司的话怎么看待教会职分?在拜尔的《路德神学当代解读》里说,路德用祭司和仆人这两种不同的概念来区分。祭司不等同于长老或仆人,前者是借水和圣灵因洗礼而生,后者是奉召授职而成的。祭司是所有的基督徒,而路德称被选立担当圣职的人为仆人。路德通过特别区分这两个概念把这一点说清楚了。

 

徐楚:也就是说,“信徒皆祭司”一方面破除了把可见的圣职阶层当成关乎救恩的中保的错误,另一方面也把教会事奉从圣职阶层延伸到整个基督徒层面。而这并不排除有专门的圣职人员、专门的仆人的职分。

 

新命:刚才谈到更正教的教会论是以救恩论为根基,认为教会是重生得救的信徒的集合,是被神所呼召出来的子民群体,这是跟天主教完全不一样的。一方面,天主教认为教会是使徒统绪,它不是通过认信、通过福音和神的道看神的教会,而是把使徒统绪高举到一个程度来奠定教会。另一方面,根据马太福音18章,一个人是否属于教会,教会的生命共同体是有权柄来分辨的。我们不能像天主教一样曲解教会论和救恩论之间的关系,也不可以割裂教会论和救恩论。我是觉得宗教改革之后,我们又把教会论和救恩论割裂开了,我们认为一个人得救是他个人和神之间的关系,是在个人主义-人本主义之下看救恩,这又造成另外一个方面的错误。这是人性的败坏所造成的。

 

陈已新:当马丁·路德论证“信徒皆祭司”的时候,所引用的很重要的几段经文中有一段是彼得前书2:5-9——虽然你是祭司,你是活石,但你是灵宫里的一块石头,他是以教会整体的角度来讲“信徒皆祭司”的问题,而且“祭司”用的是复数,这个职分是给整个教会的。还有启示录中的相关经文,例如“又使我们成为国民,作他父神的祭司”(启1:6),“祭司”是复数的,“国民”也是复数的,而且国民会有不同的职分。第三段经文是哥林多前书12章,身体中的肢体有不同的功用,你需要你的弟兄,你需要服事人,你需要被服事;有一些人,神特别使他们成为使徒、先知、传福音的,你需要被他们所成全,在被他们成全中去完成神给你的功用。从这个角度来讲,“信徒皆祭司”不是个人主义的行动,而是在教会共同体中。

 

本刊编辑:确实如此,“信徒皆祭司”其实是说每个基督徒都是其他人的祭司,我们是彼此的祭司,但是弟兄姐妹受现代个人主义的影响,经常将此教义误解为基督徒能成为自己的祭司,从而不需要他人。这样的误解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我们在牧养中该如何应对?

 

徐楚:这个误解会带来的后果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在上有职分和权柄的带领人的拒绝和抵挡,另一方面是忽略对于身旁的弟兄姐妹的祭司责任,比如代祷和探访等。

 

易君:我刚信主的时候,正在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教材中常常错误地引用马丁·路德的一句话:每个人都可以跟神沟通。这是从“信徒皆祭司”延伸出来的,对我早期的信仰有破坏性的影响,我当时就据此认为自己其实并不需要牧师,我只要读圣经,按照我的方式信就可以了。个人主义式的信仰观对我造成的影响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是反权威,牧师说往东,我就说凭什么往东,说不定圣经指示我是往西走;第二,在对圣经的解释上我不相信牧师的解释,后来导致凡是跟我的利益违背的,我都选择不听;第三,忽视教会中的肢体关系,不能对弟兄姐妹的劝勉、建议、爱心的责备真正用心对待。

 

那么,在牧养中如何应对个人主义呢?我想首先是借着神的话语影响人,牧养人,还有就是用我们自己的生命状态来影响他,和他交朋友,请他吃饭,关心他。

 

徐楚:这是用个人性的牧养对付个人主义。

 

新命:在今天这个世代,个人主义太普遍了,又带来消费主义,信徒随意转会,为了满足自身利益来教会。并且因为历史的因素,形成现在的中国教会的其实是平信徒运动,这也误导我们以为信仰就是主日去“聚会点”聚会、听道。那如何来应对呢?首先是要回到圣经中的福音。福音其实是有群体性的,旧约里讲到国度、圣约的百姓、以色列民族,新约中教会也是一个群体,在新天新地里的也是一个群体。有在救赎历史下面对福音清晰的认信和清晰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在教会牧养上要尤其强调教会生命共同体的教会观。救恩不是靠着群体或者某个人来得着的,但是救恩的确认是由群体来确认的,不是你自己说你是基督徒,你就是基督徒,而是由一个群体来确认你是基督徒。

 

杖恩:讲道中需要消除误解。现代很多的神学错误都不是纯粹错误,而是片面的错误,在讲道中要阐明它到底对在哪、错在哪。正确的观念一旦形成,至少教会中会形成一种属灵的风气和影响力。

 

易君:我觉得话语教导这方面的确很重要。但是生命共同体,还要有血液的流通,若没有在爱的关系当中,也是很危险的,教会会变成一个定罪的地方,会变成一个纯讲理念的集体,这挺可怕的。

 

新命:“信徒皆祭司其实是跟权柄相关,而这个权柄是有界限的。刚才我们谈过,“信徒皆祭司”主要是在讲我们与神之间的关系,我们不需要人的中保阶层,而是靠着基督直接来到神面前。它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可以有相同的教会治理权柄,有一些人神赋予他们职分,那个职分一定是带有属灵权柄的,只要不违背圣经你就该顺服。牧师之上的权柄在哪里?就是众长老,他们可以向牧师说不。信徒也不能越过他教会的长老与执事说:“信徒皆祭司,你凭什么管我?”

 

陈已新:希伯来书13:15-16,讲到我们作为祭司,“应当靠着耶稣,常常以颂赞为祭献给神……只是不可忘记行善和捐输的事,因为这样的祭是神喜悦的”,紧接着后面又说,“你们要依从那些引导你们的,且要顺服。”在改教运动的时候,改教家们确认他们所宣讲、持守的是神的福音,根据“信徒皆祭司”的真理,抗衡对抗教皇的专制。而在现在一个已经接受“信徒皆祭司”的教会,有信仰告白,有委身的会友,通过委身的会友召开大会,选举长老、执事、牧师,形成一个体制,在这个体制运转正常的情况下,实际上是有神所设立的秩序和顺服的原则。假如信徒对牧师的宣讲、教会的处理方式有置疑,那要先看牧师的宣讲符不符合信仰告白,如果符合就表明信徒的质疑是错的,而不是牧师的宣讲。如果信仰告白不能解决问题,可以按照章程的规定召开大会。这就很清楚,不是一个人按自己的想法来判断对错,而是按照神在教会中设立的正当的秩序来判断。

 

本刊编辑:刚才我们谈到的是如何应对对于“信徒皆祭司”的个人主义式的误解,那从正面来谈,既然“信徒皆祭司”,在牧养中该在哪些方面具体地推动信徒的个人生命成长?“信徒皆祭司”对于教会共同体的建造又有哪些建设性的意义?

 

陈已新:以弗所书4:11-16其实关乎这两个问题,讲到推动信徒生命成长的牧养关系,是神赐下使徒、先知、传福音的、牧师、教师来成全圣徒,特别是其中的牧师和教师,是恒久性的职分。“成全圣徒”是基于“信徒皆祭司”的原则的牧养过程,因为“成全圣徒”的目的是“各尽其职”,使信徒能够作为众祭司的一员去发挥神给他的功用,服事神,服事弟兄,服事教会。牧养以此为目标的时候,核心还是在于在福音里建造众圣徒,使他们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这也涉及到在“与基督联合”上成长,包括身份、性情、使命、权柄、际遇上的联合,最终让他们有基督的身量。那在教会牧养中就要有一些模式、过程把他带到这个地步。

 

“信徒皆祭司”给共同体建造带来的原则性的指导就是“各尽其职”。怎样能成全装备圣徒,帮助他在教会中完成主所给他的托付——向上过敬拜神的生活,向内服事其他的弟兄姐妹,向外传福音拯救灵魂,这很重要。

 

李牧:传道人要非常清晰地看到他是谁,会众是谁——他们是基督所宝贵的,基督不仅拯救了他们,也赋予了他们祭司的身份在地上服事他,而且这种服事是在神的旨意中,是一定会有果效的。所以传道人不应该包办每件事,而是帮助会众学习做祭司;不仅是做祭司,也做先知和君王。让会众看到他们的荣耀身份,我认为这是牧养的一个目标,因为只有一个人真实地认清楚自己的身份、这身份带来的意义、神怎样看待他,他才不会被世界各种错谬的思想欺骗,才会改变他整个的价值观。当我们知道我们的身份是如此荣美,在神的里面是如此宝贵的时候,我们个人的生命就会被神的恩典不断更新,就会为了失丧的灵魂寻求救恩,并知道自己有责任为万民祷告,因为神使用我们的祷告成就他的心意,我们也会看重教会共同体之间的关系。

 

有些牧师会在事奉当中挑三拣四,认为有些人很难牧养,就不想牧养他们。但是神是把所有的羊放在我们面前,是福音在激励我们服事他们,我们若真是为了建造基督的教会,就会宝贵每一只基督的羊。而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实际上也带来榜样,让身边的弟兄姐妹更加看重基督在他们生命当中的作为,被激励去服事基督的教会。服事基督的教会不仅仅是参与教会的事工,其实大家若真正看重自己新生命的价值,他在建造自己的时候,也是在服事教会。比如个人的读经祷告,首先我们自己的生命要不断地被神的话语更新,我们才可以成为神的器皿使他人得祝福。

 

徐楚:与中世纪的天主教相比,我们现在有圣经可读,能够彼此代祷,这是被神悦纳的,也是生命成长中最基础的部分。我服事的弟兄姐妹,真的愿意读经的,就是会成长,而很多几乎不长进的弟兄姐妹,一定在读经祷告上是有很大亏欠的。但在教会实际的牧养当中,我们做的并不好,甚至可能传道人忙到自己在读经祷告上都很欠缺,这是相当危险的。一位弟兄曾跟我说,今年年初的时候,他和保罗·华许牧师有一次见面交通,华许牧师非常郑重地问他:你读经了吗?在读哪里?有什么收获?你的祷告怎么样?具体点说。我觉得这样的牧者对信徒的监督提醒,甚至牧者同工之间彼此监督提醒是非常重要的。这本来是非常简单和具体的事,但是人都很软弱,其实做的并不好。

 

另一方面,祭司本来是服事人的职分,我们彼此为祭司,而有一些人被呼召出来做有职分的仆人。但是现在教会里面有职分的同工,在别人眼中、在自我定位上却不是仆人,而是“有权柄的”。当然,他是有权柄的,而且这权柄在有形的教会中合法的事上应当被顺服,但是若一味地强调权柄和顺服,却忽略谦卑和服事,这是需要警醒的。

 

易君:对,我见过很多牧师,就是以神仆之名欺负人、辖制人,这不仅违背了“信徒皆祭司”,也违反了基本的教会伦理和为人的底线。所以,在信徒属灵生命还没有那么成熟的时候,特别在中国这种形态之下,很多来到教会的人,是听信、盲从传道人。所以我们做传道人的要为自己谨慎。

 

彼此代祷、彼此关心,而且是真的在爱中交流,看到某个人做的不对,敢于在爱中说诚实话,在教会里得有这样勇气才行。但是实际上呢?教会里不仅掺杂着儒家的家长制,也掺杂了很多假冒为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许多架构里被影响得很复杂,所以“信徒皆祭司”就成为一个口号。教会整体的氛围在很多方面远离圣经的教导。因此,我觉得教会共同体的建造,第一要尊重甚至说要留意在教会当中跟我们意见不一致的声音,要查考圣经,是否他所说的真是神的心意。教会当中有差异,不一定是坏事情。第二,以神的话语本身发出来的解释作为最高的法则,而不是以某个人的理解和解释,我们每个人都是受教的,包括传讲话语的人和听话语的人。第三,圣徒之间彼此的交往和连接是信仰共同体中的重要部分。既然“信徒皆祭司”,那圣徒要借着彼此代祷和切实相爱,来实践基督所要求的“你们要彼此相爱”的命令。除了小组的建立和周间团契的建立,我觉得应当鼓励弟兄姐妹结为代祷伙伴,建立朋友关系。不是推动,而是如果已经有一些例子或模型,不妨做一些帮助。

 

杖恩:我想到还有一点是,提到劝勉时保罗常说“你们要彼此劝慰”(帖前4:18,5:11;西3:16),但我在教会中看到一般弟兄姐妹不太会彼此劝慰,而是等牧师来劝慰。我想如果真的是在真理里彼此劝慰的话,对教会共同体的建造也是非常有益的。

 

陈已新:其实牧者也需要被弟兄姐妹劝勉。传道人常常意识到“我有权柄”,而不是“我在服事”。从“信徒皆祭司”的角度来讲,他不仅要意识到自己在服事,还要意识到“我需要其他弟兄姐妹的服事”,弟兄姐妹给我的不管是指正也好,安慰也好,我视为是基督透过我身边的这位肢体所带给我的,而不是觉得:“我是一个教人的人,我怎么被别人教呢?”

 

易君:牧者真的不仅要在神面前有受教的心,而且在人面前也要有受教的心。上周我按照讲道计划讲哥林多前书第12章,讲到肢体间彼此需要。从保罗对哥林多教会的劝勉当中,我们也看到“信徒皆祭司”的教义体现在一个软弱的人,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一个在教会里奉献少的人,一个形体没有那么俊美的人,其实他可能成为背后的代祷者、属灵的遮盖者,神借着他的某句话影响祝福我们。

 

徐楚:有圣职的传道人和牧者不能凌驾于共同体,要谦卑,弟兄姐妹也应当有意识地敬重服事的同工。不但是敬重,还要为他代祷。今天很多弟兄姐妹是不会想到为牧者代祷的,甚至传道人也不觉得需要他们的代祷。三年前的一个主日,聚会结束后一位阿姨跟我说:“我们一直为你祷告。”我当时面带微笑表示感谢,但是心里面不以为然。阿姨也说:“我们为你祷告,叫你讲道更有力量。”而这也的确不是当时我的理解,我觉得我讲得好是因为我预备得好,我有恩赐,我不相信神会用被我教导、很多方面比我软弱的人的代祷而使我刚强。所以,我深感弟兄姐妹之间彼此为祭司的关系,以及弟兄姐妹与有圣职的同工之间彼此为祭司的关系,是今天教会都缺乏的。

 

本刊编辑:出埃及记19:6中说,神将以色列从埃及召来是要他们归神做祭司的国度,这应该指向面对不信的世界。那么教会在面向不信的世界时,基于“信徒皆祭司”,当有怎样的责任呢?

 

易君:“祭司的国度”主要是指以色列人整体作外邦人的光,在神的救赎计划中,以色列民要使万国万民受祝福,这最后成全在基督之约里面。所以,面对不信的世界,教会的第一责任就是大使命。每一个信徒都有责任见证福音对自己生命的改变,也都有责任传福音给未信主的人,因为他们是在趋向于死亡和地狱当中。这也是现在教会讲台上和牧养中的缺乏,就是我们并不关注每一个普通的信徒的传福音和见证主的道。我个人的观察是这样,教会中有一批人从来不开口传福音,甚至有人信了五六年了基本上不开口向人传福音。

 

陈已新:玉汉钦牧师在《唤醒平信徒》中说“假如说宗教改革的意义在于恢复了为神存在的教会真正的形象,那么平信徒运动则恢复了向世界而存在的教会真正的形象。”“为世界而存在”是指向世界见证基督这样的一个教会的形象。我曾经看过一个研究,是关于“人们加入教会或回到教会的十二个原因”。其中第十二个原因,也是这中间最小的原因是“牧师的影响”,而第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基督徒人士的影响”。这一方面可能反映了传道人在向陌生人传福音方面的亏欠,但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当会众向外做见证的时候,发挥着重要影响。

 

徐楚: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带职的弟兄姊妹容易强调和展现信福音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改变(其实有的未必是福音带来的改变),但却难以自觉地传讲十架代赎的福音本身,以至于周围的人听了很多、看了很久,却其实仍然没听过福音。

 

杖恩:有人会说,信徒皆祭司,每个人都当做祭司的事,所以我带职事奉的时候也见证福音、传福音,但是有人正好相反,说:我做什么事都是做祭司,去追求金钱也是做祭司,你传福音也不能说是圣的,我挣钱也不能说是俗的。既然“圣俗不分”,任何职业都是“圣的”,于是变成了所有人干任何事都仿佛是在做祭司。这其实就是大家都说“信徒皆祭司”,但是大家都不做祭司的事。今天很多人认为宗教改革去掉了圣俗二分,但我认为这个观念不对,我觉得宗教改革不是去掉圣俗二分,而是改变了圣俗二分的分界点。

 

陈已新:这个分界点是不是说,由天主教在神职人员和平信徒之间作划分,而改为在教会和世界之间作划分?我在《致德意志基督徒贵族书》中也读到:一个基督徒在政府做官员的时候是在尽祭司的职分,一个基督徒在地里干活的时候,也是在尽祭司的职分。我很怀疑这是路德把圣经中关于教会内身体的不同功用扩展到了整个世界,我觉得这可能是他解经的错误。但是我们要理解,这个错误是有一个背景,就是路德当时所处的世界是所谓的“基督教世界”。

 

新命:路德的意思是不是说,当基督徒在世俗的工作上面,他彰显出来神的荣耀,是祭司的表现?比如说作为基督徒不贪污受贿等等。

 

陈已新:在各行各业以顺服福音而有的行为来尊荣福音,当然也是在见证神的荣耀和美德。但是路德在立论时对经文的引用有问题,他引用的是罗马书12章、哥林多前书12章这样的经文,经文中是在说在基督里的身体以及各肢体的功用。

 

易君:从怜悯性来谈。第一是,教会牧会当中比较容易有错误的期待,很教条主义,所以对具有差异性、跟我们理解不一样的人,易采取批判性和排他性的做法。这本身就失去了怜悯和等候。有形教会里未必都是得救的群体,有得救的,也有未得救的,还有在慕道过程中的。第二,我们常常认为自己是得救的群体,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要么采取敌对的态度,要么以道德自义的观点认为“我要救他”,是属灵的英雄主义。这两点跟神的主权、怜悯和爱,其实都有某种碰撞。

 

新命:耶稣是大祭司,从他的服事上可以看到,他不仅是为人上十字架,成为人与神之间的中保,他也对这个不信的世界有医治。他医治的人不一定都信了福音,在福音书里常常提到他医治是因为他看到人是在那样悲惨的境况下的时候动了慈心。我觉得这是今天教会所缺少的,问未信的人对教会的看法时,他们常常会说:教会在批判很多东西,但是没有真实的爱,这让他们觉得虚假。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谈,我们也需要警醒:当我们过于强调见证性和怜悯性的时候,会不会走向社会福音。

 

本刊编辑:祭司的国度就是神的国,神的国是终极性的,不仅是今生意义上建立一个有规矩的共同体。当我们看到“见证”和“怜悯”是终极性神的国的临在,而不是建立地上的国的时候,就不会变成社会化福音,这是祭司的国度临到世界上必然显出来的。

 

李牧:对于这个世界,教会到底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都涉及到一些神学的争论。我觉得,第一我们不能改良世界,我们不是弥赛亚,是基督借着他的福音来拯救罪人。第二,我们不可能拯救所有人,福音也并没有拯救所有人,我们是依靠福音和圣灵的能力,去为主作见证,而作见证就是传福音,让神的选民回应福音。第三,就是受苦,当你为基督奔跑的时候,这个世界会抵挡你。所以,我们非常乐意能够在这个世界服事众人,但要小心的是我们的服事不一定会带来我们想要的结果,因为教会在整个历史当中有神独特的使命,就是宣讲福音、为福音做见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与基督一同受苦。而愿意做见证、受苦的动力是在于我们已经被福音得着,我们已经有永生的生命、祭司的身份,并且我们可以活出这样的生命和身份。

 

[1] 座谈会之后,我们又电话采访了几位因故未能到场的牧者,并将他们的回答中与座谈会相关的部分选摘入这篇文章之中,以便能更清晰、充分地说明所探讨的这几个问题。——编者注

[2] 这里是指,如果你认为神父、主教、教皇是祭司的话,那么每一个受洗的基督徒也同样都是祭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