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文 / 本刊编辑部

 

讲道释经 · 栏目寄语

 

按顺序传讲整本圣经,并不一定就是传讲全备的圣经:“当我们传讲基督以使得圣经每个部分都为基督的福音贡献其独特的宝藏时,方达到‘传讲整本圣经’的目标。”

 

我们可以运用圣经神学,根据整本圣经,传扬完整的基督和全备的福音。这样我们就敢和使徒保罗一样说:“神的旨意,我并没有一样避讳不传给你们的。”(徒20:27)

 

以上内容选自《讲道与圣经神学》一文,隶属讲道释经栏目,本期栏目的关注点是圣经神学与讲道的关系。曾经有人问:讲道的时候是否一定要运用圣经神学?的确,虽然我们可能对圣经神学颇为喜欢,但仍然可能对讲道中是否要使用圣经神学以及怎样使用不太肯定。如果这也是你在想的问题,这篇有丰富洞见而又切合实际的文章将会给你带来帮助。

 

当然,在此之前,我们还是需要简洁但清晰地确认,我们所说的圣经神学是什么。如果我们读了上一期的《圣经神学的种类》,也会更关切这个问题。对这一方面,T. D. 亚历山大的《圣经神学》一文有很好的概括论述,他也是《圣经神学导论——从伊甸到新耶路撒冷》一书的作者。

 

本期刊登的讲章《怀着真信心,忍耐等候》来自作者根据雅各书5:7-12在教会的主日讲道。对国内很多传道人和弟兄姐妹来说,2022年的上半年,无疑是遭遇艰难和挑战的半年。而且作为天国子民在这世界上,无论何处,无论何时,都需要随时准备好面对挑战。因此,希望这篇讲章的内容能给读者带来帮助。同时,这篇讲道中也体现出对圣经神学的一些运用,可以促进我们在这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如果从圣经神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和一世纪的圣徒都是处在同一个末世里。这会不会让我们感到很惊奇?这不仅会使我们感受到与那时的圣徒异常地接近,更会让我们看到,那给他们带来极大喜乐、安慰和激励的圣经中的信息,也会同样在我们生命中成就那奇妙的工作。

 

教会建造 · 栏目寄语

 

早在2019年,教会建造栏目就想以“悔改”为主题组稿。当时的情况是,国家的宗教管理政策升级,新冠疫情初起又导致民情恐慌,教会迫于外在形式不得不调整聚集与牧养的方式。变化之时亦是反思之时。老一辈传道人多次在交通时提醒本刊编辑,在神的主权中,许多热热闹闹的教会活动都不得不停止了,这非常像家庭教会历史中“扬场过筛、收谷入仓”的经历;而老一辈信徒在过去被熬炼而学习谦卑悔改,回到神的面前与神相亲的经历,可以成为当代教会的借鉴。但我们未将该计划立即付诸行动,其中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本刊认为应当先策划一系列选题来提醒教会:教牧实践不太可能回到从前了,我们面对的是新常态,会遭遇新问题;教会需要抓住要项——兴起与建造同工,深化团契相爱,坚固按照神的话语来建造神的教会的信心。教会当做的仍旧是保证常规牧养,但应启动或深化一些举措来应对新挑战。为此,我们陆续策划了“征召与训练长老”、“建立共同体”、“阅读与牧养”等主题。

 

其次,家庭教会在过去的近廿年间,正在经历着在认信、牧养章法、建制、教会论等方面的成长与自觉。这些与老一辈传道人们的教牧实践还是有所不同。老一辈以背十字架的心志、谦卑虚己的生命来见证神的荣美;他们“退回内室、随主同行”的特征,落实于牧养实践,关注点是信徒个人的成圣。若只在这一传承中关注悔改的主题,便会失去当代的家庭教会所呈现的,在神学阐释等方面更为自觉的特征。因此,本刊先策划了“十架为辖”、“及时当勉励”、“圣徒坚忍”等主题,在教义神学、圣经神学的末世论等方面多些预备。

 

以上述主题为序章,我们从本期开始以悔改为总主题策划一系列内容。本期主题是“悔改的当代意涵”,选文四篇:

 

《悔改的当代意涵与实践》整理自一次教牧座谈会,会上几位牧师探讨了老一辈与当代教会在关注悔改时的不同特征,尝试为“教会为何会忽略悔改”的问题归纳成因,也分享了自己在当前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下,牧养遭难信徒,帮助其悔改、与神同行的经验,并回答了“信徒遭难是因为犯罪被管教么”这一问题。阅读本文时我们不难发现,当代教会已经不单单以信徒个人成圣的角度来实践悔改,还会以回到改教传统,以神学阐释及教会牧养与治理建制中的牧养章法、成员制、教会纪律等方式来加以落实。

 

当我们在国内外各样负面新闻频发的语境中来呼吁悔改时,不得不面对这样的质疑:“强调悔改是否合宜?”我们需要回到圣经、回到大公传统来回答这一问题。《若不悔改都要灭亡》,作者波斯顿(1676–1732)是苏格兰长老会的领袖、神学家,他以对经文的观察、解释、应用来回答这一问题。“观察、解释、应用”或许是现代的牧者与信徒们在每日灵修经文时,早就习以为常的方法;本刊期待这篇文章也可以使我们看到前人是怎么做的,这或许对我们当代的讲道与灵修实践能有所启发。

 

这篇文章的内容还涉及“信心与悔改”的关系,我们以一篇短文《悔改与信心的逻辑关系》作更全面的阐释。文章虽短,但实属“观点与文献综述”方面的佳作。类似的综述方法本是治学的基础,我们也期待这一方法成为教会、神学院在研讨重要的神学主题时,可以使用的方式。我们选此文时也期待为有志于“为了牧养而扎实成长”的牧者、读者们提供可仿效的范本。

 

对悔改的定义、必要性、神学的查考与研讨,应当落实在我们的信仰生活中。最后一篇《真假悔改》,选自中文世界的新书《悔改》(香港:经典传承出版社,2021),作者是已过世的费城威敏神学院的实践神学家约翰·米勒。作者没有以陈述命题、阐释神学的方式来为悔改下定义;而是结合当代文化中的人心偏好,以教牧实践的关注来写作,读来沁人心脾、引人深思,具有较好的牧养性。

 

深愿本期文章及这个系列的后续内容,能够服事我们所亲爱的读者们,深愿我们一同跟随着我们的主耶稣,满有信心地向世界宣讲“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可1:15),且宣讲得有权柄,有爱心,又合宜。

 

神学探讨 · 栏目寄语

 

本期的神学探讨栏目从上期关于神学方法的讨论,进入到经典神论(Theology Proper)的两个重要议题:神的属性和三位一体。我们选择的两篇文章分别与这两个议题对应。

 

经典神论描述神的属性,将其分为“不可传通的属性”(incommunicable attributes)和“可传通的属性”(communicable attributes)。前者只能用于描述神,而后者则可以在类比的意义上同时形容神和人。“不动情”(impassibility)是神的不可传通的属性之一,说明上帝就其本质而言,不受祂自身之外的事物影响,不被情感(尤其是痛苦)所支配。这个属性与上帝的不变性(immutability)紧密相关。这自然不是对上帝在救赎历史中与祂的百姓真实的位格性交往的否定,但这教义说明,圣经中那些关于上帝情感的经文并不意味着是对上帝本质的描绘。本期庆君的文章评述北森家藏的“上帝之痛的神学”,为传统神论辩护。恰逢中文版《上帝之痛的神学》近期出版,我们期待本文于读者有益。

 

三位一体的教义在近年来得到了诸多关注,但遗憾的是,大多数新的提议并不是对传统教义的持守,而是从自身感受到的社会、政治等需要出发,试图使得神学能够服务于当下的行动。本期中马修·巴雷特的文章取自他的新书《单一的三位一体:不被操控的父、子和圣灵》(Simply Trinity: The Unmanipulated Father, Son, and Spirit),介绍和分析了莫特曼、沃尔夫、古德恩等现当代神学家如何通过社会性三一论(Social Trinity),而偏离甚至否定了尼西亚正统三一论。

 

诚然,两篇文章不足以探讨所有关于神的属性和三位一体的教义,更无法完成对正统神论的全面介绍。本期的两篇文章最初分别发表于英文世界的《现代宗教改革》(Modern Reformation)和《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面向广泛的基督徒和非基督徒读者,而并非专业的神学学者。我们期待着即使不了解所有的细节和个别术语,读者也能够在耐心阅读中有所收获。我们甚至期待,读者会在疑惑或者兴趣中,拿出一本伯克富或者霍顿的系统神学,阅读其中的章节,并与我们一同赞美那位永不改变却在圣约中向我们施恩的神,那不被操控的父、子和圣灵。

 

历史回顾 · 栏目寄语

 

今天的教会若能够切实地了解过去所走的路,将会更好地理解现在的处境,并看清未来的道路。但很多对于现代中国教会历史的研究和讨论,容易只有“骨架”,没有“血肉”;或有偏差,或仓促评论,或人云亦云,缺乏论据和论证。之所以有这些问题,也许是因为这段历史是曾被刻意“隐藏”的历史,一度缺乏研究资料。这些资料或在海外图书馆中需要翻译过来,或在圣徒群体的记忆中需要被采访和整理出来。

 

然而,当下这个时代也许会成为中国教会史研究的黄金时期:

 

首先,海内外的前辈们在一个世纪以来对于中国教会历史的研究已经有相当的积累。无论通史、宗派历史,都有比较完整的著作。在个人传记方面,多位宣教先贤和家庭教会属灵前辈的传记已经在国内外出版和流传。

 

第二,最近二十年,教会史研究一度成为高校和研究院所中的“显学”。无论是实地考察,还是在史料梳理、翻译等方面,都出现为数不少的论文(含期刊论文和硕士、博士论文)。这些资料虽然不完全出于信徒之手,但已经尽可能对历史事件做了相对客观的描述。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研究都是原创性的,远远超出地方教会所保留的历史资料。

 

第三,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各地大量编写了地方志、宗教志,以及其他文史资料。虽然学者们并未有意地为教会积累资料,但他们从各地教会的老人们采集了不少口述资料,成为今天可资利用的宝贵资源。

 

第四,由于现代信息手段的出现,一些尘封已久的资料,例如各差会的公关报、宣教士的资料、民国的报刊等,纷纷整理成电子档,甚至是电子数据库,检索与下载使用都比较方便。

 

综上所述,我们正拥有的资源及技术手段可能已经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中国信徒。因此,希望能有更多弟兄姐妹从事教会历史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在地区教会历史方面。因为来华宣教士的事奉具有地域性,不同的宗派有不同的传教区,不同地区的教会往往有不同的属灵传承和特征。所以,如果能从各地区、各宗派、各团体入手,来梳理中国教会历史和属灵传承,将会使我们对于中国教会历史的了解更加准确、深入和丰富。

 

感恩的是,最近兴起了不少有这样负担的研究者。《宣道会甘藏边区简史》的作者Little Paul弟兄,正是其中一位,他近年潜心研究百年前宣道会在甘藏边区的服事,将这些在当地教会渐隐没无闻的史实重新挖掘出来。这篇文章将分上中下三篇,按照作者的成稿进度在历史专栏陆续发表,其史料详尽,治学扎实,文风朴实生动,使我们一睹百年前基督教会在甘藏边境建立、成长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