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2017年05月号(总第65期) 重访古道:改教运动的回顾与前瞻

重访古道:改教运动的回顾与前瞻

文/吕沛渊

 

前言

 

若你问对方“你是不是信基督的人?”对于有历史传承信仰背景者,有三种人会说“是”:希腊东正教徒(Greek Orthodox),天主教徒(Roman Catholics),基督徒(Protestants)。东西方教会在主后1054年正式分裂为二:东正教会与天主教会,主要原因是西方的教皇与东方的大主教长之间的权力斗争。东正教会沿袭东方文化传统至今,并未在教义与体制上有任何改革。西方教会在十六世纪展开了“改教运动”(Reformation),改教家从马丁•路德到约翰•加尔文,以及跟随改教信仰者,都被称为“抗罗宗”(Protestantism,直译为“抗议宗”),因为抗议拥护罗马教皇的皇帝诸侯之逼迫。

 

一、历史的回顾

 

路德于1517年10月31日在德国威登堡教堂门口,张贴《九十五条论纲》(论赎罪券的能力与果效),掀起了惊天动地的改教运动;德国南部城市的马丁•布塞(Martin Bucer),也随之响应。瑞士的改教运动也紧接而来,慈运理(Zwingli)在苏黎世,欧科拉伯(Oecolampadius)在巴赛尔,相继“揭竿起义”。到了1529年马尔堡会议时,这些第一代的改教家都参加了此次会议;1530年帝国奥斯堡会议之后,“抗罗宗”之名称底定。改教家都不认为自己开始了“新教”(这是世俗史家的错误标签),乃是归回“唯独圣经”的基要真理,来改革已经腐败的中世纪教会,所以教会史家称“抗罗宗”为“更正教”或“复原教”(这是改教家的自我认识)。

 

自十六世纪以来,凡是属于基督教会(抗罗宗)的信徒,都是改教家的子孙。然而我们今日这些改教信仰的后代,对改教信仰十分陌生,也许说得出改教的口号,但是真正明白与持守“改革宗”信仰之人,实在不多。今日的我们,是否已经到了数典忘祖,迷失在乱世的地步?

 

二、改教信仰的核心

 

从第一代的改教先锋路德,到第二代把改教发扬光大的加尔文,都是竭力归回圣经的福音真理,致力于改正天主教的错谬与偏差。改教家们都一致高举“改教信仰”的核心真理:“唯独圣经”(唯独圣经是神的话,是信仰与生活的唯一标准),“唯独恩典”(罪人全然败坏,得救唯独出于神的恩典),“唯独信心”(我们唯独因信基督称义),“唯独基督”(唯独基督是得救的唯一道路,是我们生命生活的唯一中心),“唯独神得荣耀”(荣耀唯独归属于神,我们是唯独为了神的荣耀而活)。

 

1、改教信仰核心的关键是“唯独”

 

如果拿掉“唯独”此字,就是退回到天主教的老路。天主教的人本思想赞成“圣经、恩典、信心、基督、神得荣耀”,但却强烈反对给它们加上“唯独”。“唯独”是改教信仰精髓的表达,强调神的主权超越于万事万物之上(罗11:36,8:28;弗1:11),而人的责任(第二因)是在神的主权(第一因)之内;也正因如此,人的责任才能站对位置用对力气。天主教主张“神人合作,天助自助”;改教家则高举“神恩独作,神拯救无助者”。简言之,改教信仰就是要归回圣经,以神为本,以神的荣耀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人的需要;而天主教却是根据人的传统,以人为本,以人的理性挂帅,是瞎子领瞎子。

 

2、就神学教义而言

 

“改教信仰”高举“三一真神”为基督徒信仰与生活的中心,强调以“父神的主权”来建立整全的世界观;以“主基督是唯一中保”来解释救赎大恩;以“圣灵是保惠师”来说明救恩如何实现在信徒生命与生活的每一层面。

 

3、就圣经诠释而言

 

“改教信仰”是根据整本圣经,从“创造,堕落,救赎”的历史进程,以经解经,以“基督”为中心,透过“圣约”的架构,来认识“神的主权”与“人的责任”;“改教信仰”遵循圣经准则、光照处境、省察动机,以带出信仰与生活的全面应用与遵行。

 

4、就实际生活而言

 

“改教信仰”注重个人对灵命生活的敬虔追求,也看重教会整体的光盐见证、圣洁生活的体现、全人敬拜的落实、普世福音的传扬、社会文化的更新。总而言之,“改教信仰”是全方位学神,遵行“大使命”,要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之都顺服主基督(林后10:5)。

 

三、今日教会的乱象

 

十六世纪的改教运动至今已有五百年,然而回顾这五百年来的历史,真是令人唏嘘扼腕。经历着现代“理性主义”与后现代“相对主义”思想潮流冲击的今日教会,有不少却在姑息妥协,以致乱象丛生。

 

1、一百多年来的乱象

 

当荷兰神学家,教会与政治领袖凯波尔(Abraham Kuyper,曾出任荷兰内阁总理)在1898年访问美国时,由于看到当时欧洲大陆抗罗宗教会的节节败退和现代主义、新派神学思想席卷整个教会界的严峻现实,于是他认为美国的抗罗宗教会是二十世纪教会复兴的希望。然而他也分析了美国教会在未来的三大走向:1)顺应世俗的理性派实用主义路线;2)脱离现实的奥秘派灵恩路线;以及3)坚守改教信仰的归正路线。他当年在普林斯顿大学“石东讲座”(Stone Lectures)发表了六篇信息,呼吁归回改教信仰的加尔文主义。如今当我们回顾这一百多年来的美国教会史(华人教会在海外与中国,都在重蹈覆辙),凯波尔的分析和预言,的确是先知灼见!以下列举这百年来,教会偏离改教信仰的走向与乱象。

 

1)灵恩运动(Charismatic Movement

 

从1901年开始的“五旬节运动”,到1960年代的第二波“灵恩复兴运动”,1980年代的“葡萄园运动”,1990年代的“小组教会运动”,都是以“经历”挂帅,追求神迹奇事,模糊淡化教义真理,追求积极思想与健康财富福音。不强调罪人的堕落,不提醒舍己背负十架,逃避为义受苦。强调努力追求神人合作,淡忘“唯独恩典,唯独因信称义,唯独基督是中心”。

 

2)教会增长运动(Church Growth Movement

 

1970开始的“教会增长运动”,以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学的“方法”挂帅,配合工业化与都市化的社会变迁,强调用对方法,教会必然复兴与增长。“小组教会运动”乘风而起,教会小组化,小组就是教会,小组长就是牧师;主任牧师成为总经理,以经营市场的方式来管理教会。牧师不再以“专心祈祷传道(话语的职事)”为主要事奉,淡忘“唯独圣经”。

 

3)现代敬拜赞美运动(Contemporary Worship Movement

 

以现代热门流行音乐,取代传统崇拜仪式,以“抒发个人情感”挂帅,崇拜聚会成为表达自己感受的节庆,讲台变成舞台。讲道时间被削减,唱歌活动时间却大幅增加。自己的情绪成为中心,不再是“唯独基督是中心”。整个聚会的节目安排,是以人的情感需要为中心,偏离改教信仰所坚持的“崇拜规范准则”是“唯独圣经”。

 

4)慕道友导向运动(Seeker Sensitive Movement

 

教会崇拜和聚会的一切安排,是以“慕道友”为中心。为了迎合他们的喜好,安排他们喜欢的音乐,吸引他们前来,教会成了娱乐慕道友的所在。而罪人犯罪堕落、地狱的刑罚、神的义怒则尽量闭口不提,以免触怒他们。事实上,世人都是罪人,根本没有所谓“慕道友”存在,慕假道贪图享乐的大有人在,渴慕真神寻求上帝的,连一个也没有(参罗3:11)。所谓“慕道友导向”,其实是“倒向罪人”,这样的崇拜聚会,违背了改教信仰所说崇拜聚会必须以“神的荣耀”为中心,因为“唯独神得荣耀”。

 

5)新兴教会运动(Emergent Church Movement

 

教会的存在与聚会的进行,一切都以“人的需要”为中心,强调适应后现代文化与人的主观经验,教义真理无关紧要,聚会形式放纵自由,不必受圣经的规范。美其名是信仰宽大自由,其实是人本思想,渐次偏离改教信仰所坚持的福音真理,根本不提改教信仰的“五大唯独”。

 

6)与天主教合作

 

二十世纪福音派著名布道家葛培理(Billy Graham)牧师,不断与天主教会合办布道会,公开推崇教皇。一般福音派教会则高举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的济贫德行,拥为榜样模范。教会书局翻译出版卢云神父(Henri Nouwen,支持解放神学)的灵修系列,以及其他天主教人士的著作。美国福音神学协会的会长在2008年公开宣布加入天主教会。福音派和天主教人士联合发表公开宣言……这些迹象都显示出,一些基督教会(抗罗宗)已经偏离改教的“唯独”信仰,不再指出天主教信仰背离圣经的救恩真理。

 

7)新女性主义(Feminism)与同性恋运动(Homosexualism

 

妇女解放运动在二十世纪后半叶达到高潮,“新女性主义”强调女性与男性的角色职分应该相同,女人可以作男人所的一切事。这违背圣经“男女生命平等,角色职分不同”的真理。“新女性主义”的歪风吹进教会,强调“恩赐”挂帅。这五十年来,各大主流宗派教会纷纷按立有恩赐的姊妹为女牧师女长老,在教会中教导与领导成年弟兄。“同性恋主义”尾随“新女性主义”接踵而来,因为淡化或忽视男女性别差异者,必然渐次接受“无性别差异,男女不需互补”的同性恋主义。这三十年来,凡是按立女牧师长老的宗派教会,大多数都已经接纳与按立同性恋牧者。改教信仰根据圣经所坚持的“弟兄在家庭与教会中,以舍己之爱,作仆人来领导姊妹”真理,已经在这些背道的教会中荡然无存。

 

2、今日乱象是重蹈中世纪的覆辙

 

1)教会

 

有些教会领袖忽视“唯独圣经”的基要真理,不坚持圣经的完全默示、字句无误、绝对权威、完备充足,信徒没有被建立在至圣真道上。导致信徒根据自己主观经历来看“圣经”,自说自话众说纷纭,情感居首经验挂帅,教义不明真道不彰。改教运动所恢复的纯正福音,已经被冲淡稀释,十字架的救恩不再被高举,对灵恩经历的追求却是趋之若鹜;真心认罪悔改不再是布道信息的中心,强调自我实现的成功神学大行其道;世俗心理学的咨商辅导,成为信徒的“悔罪告解礼”;短宣与特会行动成为翻版的累积功德的“十字军运动”;追求神秘超然经历的灵恩特会则与“修道运动”无异。今日的教会似乎是在重现天主教中世纪的种种乱象?

 

2)神学院

 

有些神学院领袖,与世俗学说妥协,容让新派神学立足于讲坛课室。忠于圣经、根据改教信仰的教导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迎合市场需要、顺应现代思潮的流行赝品,有意无意的贬低圣经的权威。理性挂帅的批判学,以古代近东文化来主宰对旧约的解读,以拉比文献来统领对保罗书信的解释,这些都是偏离了“唯独圣经”的改教信仰。新正统派与新福音派的时髦理论,政治神学与市场导向的增长策略,甚至天主教的默想修行方法,都成为神学教育多元发展、热衷追求成功的金牛犊。神学院逐渐变成宗教研究所,而非训练专心祈祷传道之牧者。这同中世纪 “经院哲学”学术挂帅(以新寻获的希腊哲学,重整早期教会的信仰)与“修会操练”追求经历(以各种默想直观修行,来抒解教会事奉的疲乏)有多大差异?

 

3、为自称“福音派”的教会把脉

 

自称“福音派”的基督教会,追本溯源是改教先辈的子孙,然而却落到今日如此这般混乱的地步,真是可悲可叹!虽然表面看来,教会人数在不断增加,宣教植堂已打入社会各阶层,然而诚然是“蔓延千里之远,根仅一吋之深”。葛培理牧师在1997年公开宣布,在其他宗教里(没听过主耶稣福音的)也有信主得救的人,这与罗马书10:14“未曾听见他,怎能信他呢” 明显相悖,然而福音派教会的领袖们竟然并未群起而公开谴责之,正显示出今日教会已经病入膏肓,沉睡不醒。

 

改教家马丁•路德于1520年写作《教会被掳于巴比伦》,指出当时教会所处的的危险光景。我们可说今日的教会早已“被掳于现代与后现代”,今日教会出现这么多乱象病征,为之把脉而得的诊断结果是“界线模糊,数典忘祖”(因为与改教信仰脱节,认同无知);“健忘失忆,急功近利”(因为人本挂帅,与世俗妥协);“失去根基,没有框架”(因为忽视教义真理,没有敬虔生活)。二十世纪改革宗神学大师薛华(Francis Schaeffer)在1984年最后的遗作《福音派大灾祸》一书中大声疾呼,指明种种乱象的根本原因是教会忽略遗忘了“唯独圣经”的宝贵真理,真是暮鼓晨钟。然而,三十多年之后的今天,教会醒过来了么?

 

结论

 

以上所述今日教会种种的乱象横行,信徒处于属灵上的大饥荒之中,改教信仰的子孙在各市口街道上受饿发昏(哀2:11),追根究底乃是因为不听从神的话(摩8:11),不持守遵行“唯独圣经”的改教信仰。圣经是基督徒生命与事奉根基,改教信仰“五大唯独”乃是基督教会的信仰告白;“根基若是毁坏,义人还能作什么呢?”今日我们这些真正悔改归正的子民,面对这五百年来的改教运动历史,真是应当痛哭流涕,在主面前倾心如水,举手祷告,哭求复兴!(哀2:19)

 

今日如何得到真实的复兴呢?我们需要第二次的改教运动,求主兴起勇于归正的子民,像当年的路德与加尔文一样“忠心、良善、又有见识”的仆人!既然人生的主要目的是“荣耀神,以他为乐,直到永远”,就让我们“唯独靠主恩典,只为神的荣耀”,重访“古道”,重新学习并教导改教信仰“五大唯独”给弟兄姊妹,让大家都知道哪是“善道”,呼吁众教会“行在其间”,这样我们“心里必得安息” !(耶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