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2021年03月号(总第85期) 在末后的世代与神同行

在末后的世代与神同行

文/杖恩

 

今天我们来思想一个主题,就是“与神同行”。

 

圣经里这个词出现的次数不少。从基本的含义来说,与神同行并不是一件复杂、深奥、难以捉摸的事情,我们可以用信仰生活中最基本的概念去理解:比如,我们知道我们里面的罪性那种对神深深的抵挡,但我们已经藉着基督的宝血与神和好,又靠着圣灵与罪争战,与神处在一种畅通而良好的交通里,在属灵的生命上不断长进。这些都是与神同行的具体内容,也是很基本、自然的道理。

 

“同行”这个词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字,就是“同”。什么叫同行?比如我说我和一位弟兄正在同行,结果你发现他在北边,我在南边,这就不叫同行。同行意味着形影不离。与神同行不单单是处在一个所谓的“好的灵命”当中。我们常常会认为一个人的生命很好、很敬虔,但这也可能是非常道德化的一种理解。与神同行不是道德,而是实际上要处在一个与主的相交里,这个相交带来的果效是:在基督福音里深深地扎根,生命不断地成长,敏感于主的旨意,并且随时自由地顺从祂。主在何处,与祂同行的人也就在何处。(参约12:26)

 

我们心里都渴望过一个与主同行的人生,但我觉得这对我来说非常困难。外面没遇到困难的时候,我觉得我非常能够与主同行,心里充满了各样的感动。但外面困难一来,我就觉得,哎呀,我不太能与主同行了。好像与神同行是少数人的专利,只有那些很特别的人才能做到。甚至到了一个地步,我们心里对这群所谓有与主有同行专利的人会暗暗地心存排斥:这群人虽然好,但是好像好得有点过分。

 

我们今天来看两段经文——创世记5:21-32和犹大书14-16。在其中就有这样一位“与神同行”的人——以诺。圣经里对以诺的记载很少,但根据这些经文的细节,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特别的人。创世记5章对他的描述是——一个“与神同行”的人。他与神同行三百年,之后神将他取去。直接被接升天,没有经过死亡。以诺的与神同行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我们一起来看创世记5:21:

 

以诺活到六十五岁,生了玛土撒拉。以诺生玛土撒拉之后,与神同行三百年,并且生儿养女。以诺共活了三百六十五岁。以诺与神同行,神将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

 

以诺是在什么情况下与神同行呢?又是在什么时候?是在他生了玛土撒拉以后。这简单的一段话却让很多人感到惊讶。我们通常会觉得,一个人的与神同行会是这样:以诺与神同行,之后生了玛土撒拉。而自从生了玛土撒拉以后,就开始灵命软弱,然后浑浑噩噩地活了三百年,直到最后,终于悔改了。悔改之后呢,觉得儿女也成年了,终于有时间重新亲近神了。这时他的灵命重新复兴,神就把他接去了。我们会觉得这个才是一个正常的逻辑。但经文不是这样的。经文内容是:以诺先活到65岁,之后生了第一个儿子,生完以后他与神同行。以诺竟然是在生了玛土撒拉之后,与神同行三百年,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去思想的问题。

 

这是不是说在此之前他没有与神同行呢?不是的,这里并不是说他之前与神的关系不好,而是说在生了玛土撒拉以后,以诺与神的关系得到了一个明显的提升。这让我们看到什么是真正属灵的生活。真正属灵的生活跟通常的逻辑和道理是逆向的,是一个完全相反的思路。通常的逻辑是:困难来了,外面的生活样式改变了,过往的与神同行就会改变;而真正属灵的生活则不然,外面的生活样式改变时,与神同行的人生会更加被提升和显明。

 

以诺生玛土撒拉之前,与神同行的特征是什么呢?从原文分析能有所发现。“玛土撒拉”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到他死的那一年,事情就必应验/成就”。原来这个名字本身就是预言。我们都知道在玛土撒拉死的那年会发生什么事——大洪水。也就是说,当以诺生玛土撒拉的时候,他给孩子起这个名字,因为他知道将来要发生一次重大的世界性的审判,并且这个审判将在这孩子寿终的那一年应验。

 

所以,我们看到以诺这个人非常专注于传讲神审判的信息。我们知道,人类历史从亚当到最后基督再临,一共有两次普世性的审判。第一次是大洪水,第二次就是最后的审判。有没有人非常准确地预言了神的这两次审判?有,以诺!他通过“玛土撒拉”这个名字,预言了第一次。而犹大书里说,提到亚当的七世孙以诺曾预言:“看哪,主带着祂的千万圣者降临,要在众人身上行审判。”(犹14-15)这里既然说主带着祂的千万圣者降临施行审判,那就不是指大洪水;而显然预言的是基督再临时的事情。以诺是一个活在远古时代的人,但他却非常清楚地知道两次审判的一些细节,而且作为见证人,他传的也是这些。

 

今天我们说人与神同行是很困难的。一个人到底怎么样才能真正并保持与神同行,特别是在面对许多困难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他心里面要带着非常强烈的末世意识。就像以诺这样:当他孩子出生前,他就在和神的关系中知道将来要有毁灭性的、全地性的审判;而之后,他的人生就被这个信息支配。

 

当我们说以诺专注地传讲审判的信息时,他在你心中是什么形象?我有时候在默想这个的时候,会觉得以诺是一个挺严厉的人。因为一个传很多审判信息的人,不太可能是一个很慈祥的人。旧约圣经里两个被接升天的人,一个以诺、一个以利亚。你们觉得以利亚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天上降火,是不是?他应该是个非常严厉的人。以诺应该也是。这种严厉不是说他心里没有存着神的爱。耶稣基督证明说,那些真正属祂的人,心里都存着神的爱。那么这个严厉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表现在他不会轻易地妥协。他因为与神同行,与神靠得很紧,不轻易地对人作出妥协。

 

在以诺的心里面,“义”的地位很高;同时,他因为知道神的预言,有非常强烈的末世意识:我的孩子死的那一年将会发生的是全人类的毁灭!神告诉以诺这件事,但并没有告诉他具体是哪一年,最后这件事是在以诺的第四代子孙挪亚的时候才实现。以诺虽然不知道具体日期,但因为与神同行的缘故,心里面带着非常强烈的警醒:他知道自己所处的这个世代必有一个终点;因为知道有这个终点,他要过的日子与其他人完全不同。

 

在后来的世代,挪亚时发生洪水之前的日子,人们生活的特征是什么呢?耶稣基督曾经见证过这个事情,说他们照常吃喝嫁娶(参太24:38)。吃喝嫁娶被他们当成是人生的全部。“我们还得生活呀!”——这大概就是他们常说的话,这句话就成为他们人生的主题曲:他们吃,他们喝,他们嫁,他们娶,他们生孩子、盖房子、打粮食……他们以这些事情为他们人生的全部,他们说这就是正常的样子,他们说就算信了也得过正常的信徒生活。但你要知道:过一个正常的基督徒生活,并不是指你要过一个正常的世人的生活,那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当以诺知道将要有审判的时候,他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天,但他却做着积极的预备,他的眼光并不专注于“现在的生活”。

 

明白世代最终的结局,不是使我们消极地去等待,而是使我们更积极地去预备,同时心里面要有非常强烈的对末世的警醒意识。以诺在对终末的确信中,带着强烈的警醒意识,与神同行地生活。然而,按照惯常的逻辑生活,这样的警醒意识往往非常薄弱,它往往会因为一些看起来极为“正常”的理由而被丢弃。

 

人的生命可以会分成一些阶段:童年、青年、中年、老年。青年时代开始的标志就是上大学,之后你就要找工作,结婚(有的人是独身事奉主),生孩子,这时你就慢慢步入到中年、老年的阶段。基督徒也会经历这些阶段。我观察到,在阶段之间发生转折时,特别是当生活发生重大变动的时候,对于基督徒常常是非常危险的。这个危机在于,因为我的人生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我开始暗暗地觉得现在应该跟过去不一样。这个不一样本来也是很正常的,但是魔鬼这时往往会悄悄地引诱你说:既然外面变了,那你里面也应该变。你外面变化了不是吗?看来你不能够适应外在的这种变化,所以你里头也应该变化一下。然后渐渐地,我们里头就真的发生变化,导致信仰当中严重的危机。从前那些世俗的、属世界的、甚至带着罪的观念,并不会对你产生影响,因为那时你自然而然地觉得那不对;但是当生活阶段发生改变,会突然之间让你觉得,那个是不是也对?更可怕的是,有些属世界的道义、世人觉得合理的道理,在你面前突然之间变得有了生气,变得鲜活,变得合理,渐渐地,你里头的原则也发生了变化。

 

我们要注意,当我们外在的生活发生变化的时候,在福音里信仰的原则并不因此而发生改变。如果里头没有变,那么外在的变化会使得里头这个没有变的信仰的原则更加支配你的生命。我们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思路呢?我们应当永永远远以基督和祂的福音为中心。

 

当我们生活开始变化的时候,比如,从前我是孤身一人,也没有工作,也没有配偶,那个时候我以基督为中心,我的生活、时间和精力都是以事奉主为中心来安排的。一旦我进入了工作,我的生活就发生变化,我开始以工作为中心。再往后结了婚,就开始学世人,说“你要比较一下,到底你是要重家庭,还是重事业?”——有时候基督徒也会像世人讨论这个问题。其实哪个都不应该看为最重要,应当看主的福音和教会为中心和最重要。

 

再之后,我有小孩了,这个时候会非常自然地觉得小孩儿该是中心了。中国人特别喜欢以孩子为中心,说他们是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出生以后,全家都以他为中心。这种文化也自然地影响到基督徒父母,甚至小孩慢慢取代了神的地位,变成了偶像。

 

我经常会对一些弟兄姐妹说,青年基督徒要过好几关:工作关(有的是毕业和工作一起),结婚关,生孩子关。有的人在没有过这些关之前信仰状况都很好,但一面对这三关,信仰状态就一落千丈。甚至我知道比较极端的情况,离弃信仰的也有。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过这三关的核心问题是:当你的外在身份转变的时候,你能否在你心里面守住你里头那个不变的,不因魔鬼的诱惑而开始摇动,以致被他利用。你的内在身份发生了转变吗?这非常重要。我的内在身份、我的第一身份是否仍是基督徒?还是说我工作以后,我的第一身份就变成了某种职业的人?或者是有了孩子,第一身份就变成了父母呢?你能否在经历身份的转变后守住这个次序,实际上决定着我们的信仰能不能坚立。

 

但是这个问题说到更为根本的,可以更简化一点,就是到底你的生活是为了主和福音,还是说主和福音是为了让你更好地生活。我从前听到一位传道人说:“我们这个世代的基督徒真应当与金钱血战到底!”我感到他说的时候很愤慨。我也认为他说的是对的。确实许多人是爱钱、爱玛门胜过爱主。我想直到今天,可能我们当中有许多人、甚至每个人都需要与金钱血战到底。不要以为金钱是个很中性的东西。但我最近的体会是:其实不是单单跟金钱血战,而是要跟一个更为根本的东西争战,就是“生活”。跟生活争战。一个基督徒到底是要做专注于生活的人,还是要做专注于福音和使命的人?到底是生活为信仰,还是信仰为生活?这一点上的争战可以说是刀刀见红!可惜的是基督徒常常是失败的。

 

可能会有人质疑:那照你这么说,我们连生活都不能过了吗?但其实很多基督徒失败的点正是这个:太看重生活了。我之前和弟兄姐妹分享说:为什么中国教会很少出宣教士?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我们的心里面把生活看得太重。什么事情到了“生活”二字面前都得低头。甚至就算是事奉主的事情,到了生活面前,也得低头。为什么呢?因为生活不能没有,而“为主和福音”呢?虽然心里也知道不能没有,但至少从肉体的感觉来说,好像可以暂时没有。这个其实是需要争战的。那你会说我生活都不过了,我岂不要死了吗?耶稣基督说什么?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什么?——“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十字架就是“死”,不是“活”。所以不要以为你可以拿死来“威胁”到神,因为神并没有说:“好吧,你要死了,那算了,我们就停在这里,免得人说基督教信仰不近人情……”绝不会这样!

 

当然也有的人会极诡诈地说:更好的信主不就体现在我们更好地工作,更好地养孩子,更好地为人处事这些具体的事情上吗?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你深思起来会发现,这样讲的危险在于,福音渐渐地变成了为人的生活服务,福音不再具有超越性。福音里的使命意识,以及“这个世界必要快快过去,现在的一切都是短暂的”这种超越的眼光,也会渐渐淡化,教会将很快失去力量!

 

前面我们说到以诺生了儿子之后,与神同行三百年。说到生孩子,我想到有了孩子以后,每个基督徒都会想给孩子起一个好名字,最好带着属灵的含义。但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当你给你的孩子起名字的时候,你真的期待他成为他的名字所代表的含义吗?还是说仅仅是想作为一种外在的符号?比如说有人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叫王彼得,可实际上他心里想的,当真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要做一个使徒彼得一样得人如得鱼的人吗?真的愿意自己的儿子将来为福音的缘故抛家舍业,甚至不顾性命吗?你真的期待你的孩子是按着你所起的名字的意义去实践吗?期待他在基督里面,将来首先真的能成为一个得救的人,然后也真的能被神使用吗?

 

其实要一个人得救不容易,叫他将来能事奉主更不容易。这当中需要父母有多少的祷告和警醒。但更为关键的其实是,父母自己对福音的信心能否在孩子面前成为一个有力的见证。

 

我常常研究和思想关于中国教会的复兴历史。在中国教会的上一代的复兴当中,虽然有非常多的蒙福的地方,但不得不说的是,其中也存在着很多失败,掺杂了太多的人的罪恶和肉体的私欲进去。我们知道其中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有大量的信徒,他们的儿女很多都不信主,即使偶尔有信的也是非常虚浮,甚至很少去教会。这是怎么回事呢?

 

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是据我观察到的,有一个原因是比较普遍的,就是父母的信仰状况其实不像他们外在表现的那么好。有的是因为经历了神迹奇事而信主,有的是因为一时热心或者被别人一劝一拉就信了。这些上一代的信徒虽然说也看见了神迹奇事,也相信了神的大能,但心里并不真的专注在主和福音上面,他们自己的信仰有很大的问题。平时会和孩子说“你要好好信主”,可一旦到了人生抉择的关键时刻,他们往往会告诉孩子另一套东西,比如“还是学习要紧”,或者“有钱买房子最重要”。你看到其实他们的心里面不是真的把主和福音放在第一位。有些看起来很敬虔的弟兄和姐妹,他们自己说很愿意爱主,但是一旦到了孩子要结婚的时候,他们最关心的还是诸如“那个人是不是很有钱”、“将来买不买得起房”这样的问题。那么,我们还能指望他们的孩子有多么好的信仰状况呢?因为,要么这个孩子看出父母实际对福音的不信,因而自己也不信;要么他们也学习父母,做一个表面信但实际对福音漠不关心,而更看重世俗的“挂名基督徒”。

 

可能有人会说:“那是因为对孩子嘛,所有人在对孩子的时候都是软弱的。”曾经有一个人对我说:“你知道吗?一个再敬虔的人,一旦涉及到孩子的问题的时候,他也会变得软弱和世俗。”各位弟兄姐妹,不是这样的!而是说,这个时候其实正好是考验一个人信仰成色最好的时候。一个人信仰的成色往往是由他在面对重大问题时的抉择上显明出来的。在面对婚姻的时候,在面对父母的时候,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在面对工作的时候,你能很好地选择吗?正是在面对这些时,才显明出你信仰的实际来。

 

所以,父母这样做,不管找多少借口,结果却是造成了他们孩子的不信。父母在信仰上的表里不一,是导致如此普遍的“信二代”不信主的非常重要的原因。我的意思倒不是说父母敬虔,他们的孩子就一定会信主,倒也不是这样,因为圣经里确实也有这样的反例,但是我想那并不是普遍的情况。孩子的信仰状况,常常是由上一代真实的信仰成色决定的。信仰成色不好的父母,极有要可能吞下孩子不信的苦果。这意味着说,可能以后在永恒里面你会发现,你跟你的孩子将身处不一样的地方:你是在基督里,是回到亚伯拉罕的怀里,是回到天父的爱里,而你如今所深爱的那一个或者几个,到那个时候却在那个受永远痛苦的地方。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永恒的结局。这个苦果永远吃也吃不完。

 

你真的在你孩子的身上看到一个异象吗?你真的用末世性福音的眼光去看他吗?你真的希望他首先能够得救,逃避将来的审判,并迫切地为此祷告吗?你是否真的相信在灵里面成长,对于他预备主的再临也是头等大事吗?你是否相信他在主的手中受苦却在福音里服事主,对他来说仍是一件好事吗?之前有一个弟兄说:“我自己愿意为主受苦,但是我的儿子不能买不起房。”我发现他一开始是为了让儿子能买得起房,后来渐渐地他自己也不愿意受苦了。

 

从根本上说,这也是基督徒信心的问题。当你自己竭力与神同行,为福音不顾一切时,你实际上是把你的孩子交在了神手里。神自己会按照祂的美意来负责。即或不然,我们也愿意降服于神的主权之下。但相反,当我们为了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过分地专注于孩子,却忽略了我们对神的跟从,把这个次序弄颠倒的时候,你会发现,最后的结果很可能跟你原来设想的完全不一样。

 

我有时候真觉得养一个孩子挺可怕的,因为不知道将来会有什么事临到他的身上。无论好事坏事,我什么都不能掌管。甚至他将来能不能信主,最终来说也不是由我来掌管的。那怎么办呢?我们只能在神面前战战兢兢地去依靠祂,迫切祷告去地依靠祂,也只能如此了。并且,我们自己应当在主的面前仍是以一个基督徒的身份专心跟从祂。这当中会有很多的试探,我们也可能想找很多的借口逃避。但逃避的结果却是最后你一定会吞下自己所种的苦果。“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加6:7-8)。这苦果有的是很快就会尝到,但也有的会在多年以后。包括对孩子的过分关注,表面是为了他好,但最后可能会害了他。这样的试探很隐蔽,我们会合理化它,觉得孩子离不开我不是正常的吗,但当不知不觉人生的专注点发生偏移,我们会逐渐失去对福音里与神同行的专注。

 

我们花很多时间讲了很多跟孩子相关的问题,这是重要的问题。玛土撒拉之于以诺,正如现今我们的孩子之于我们。如何面对孩子,对于我们能否持续在福音里与神同行相当重要。

 

职业也是如此,我们如何能在外在的困难和压力不断地向我们压过来的情况下,仍然与神同行呢?答案就是,我们的关注的焦点一定要专注在神的国上面。一个人勤劳工作,用自己的辛苦得资财来维生,吃自己劳碌得来的一切,这本来是应当的,而不这么做的人,保罗说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但如果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那个上头去,也会成为很大的问题。

 

我们看到刚才读的经文当中有另外一个人,就是以诺的孙子拉麦。这个拉麦后来生了一个儿子叫挪亚,他给挪亚起名的时候,说这个儿子必为我们的操作和手中的劳苦安慰我们(参创5:28-29)。操作劳苦是因为耶和华咒诅地,从亚当犯罪以后,地就受了咒诅,这个世界就落在虚空和诅咒底下,因此每个人都要汗流满面才能糊口。“挪亚”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安慰”、“安息”。拉麦给儿子取名叫“安慰”,可见他渴望能够从这个操作劳苦中得安息。

 

今天的我们也是一样。你不要以为远古的时候人不劳苦,其实他们也是一样的劳苦。有好多人以为:过去时代的人太闲了,所以他们当然有时间专心跟从耶稣,整天以天上的事为念;但我们现代的人不一样,我们太忙了,自然不能像他们那样。然而这绝对是错觉!我们今天怎样劳苦,当时的人也怎样劳苦。

 

那么今天的人的安息在哪里?我要先问:当年神怎样透过挪亚赐下安息呢?如果现在简单地回答这个问题你会发现:太可怕了!神赐下的安慰,怎么竟然是一场洪水!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真正的安慰只存在于蒙拯救而进入的那个安息里。在那之前是不可能有安息的。只有方舟本身是我们的安慰。同样,对于今天的人也是如此。真正的安慰不存在于我们现在通过各种方法来得到,而是当那比洪水更猛烈的主同着千万使者降临的日子来到以后,那个时候我们就得了安慰,也唯独在那里我们能得到安慰。

 

所以我们始终要记得我们的第一身份,就是基督徒身份。你是由福音定义的人,不要忘记我们所处的这世代和这世代最终的结局。如果你丢掉了这个看见,那么你的信仰就会崩溃,而神对你将会是严厉的。那么在这当中我们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信心。

 

有人说只有某种心态或性格的人才会这么做。不是!这个绝对不是所谓性格和心态的问题!也有人会找一个理由说,可能每个基督徒都有各自不同的恩赐、领受或生活方式,这只是其中一种。但果真还有另外一种吗?没有的。这不是心态、性格的问题,也不是生活方式的问题。那些都是借口。这是信心的问题!

 

我们的信仰不是一个扁平化的信仰——你信了,神有应许,你就一定蒙福;而是一个非常立体的信仰。我们处在末世当中,处在一种末世带来的紧张的张力里面。我们在地上是客旅、是寄居的。在地上的日子是短暂的,将来必要去见主。而且,主随时有可能再来。真的是这样!有很多末世的征兆已经显明。我有时候在想:这件事挺吓人的。万一主真的在我们活着的时候再来呢?不过另一方面,那个时候对我们得胜的人而言却是可以昂首挺胸的日子。

 

我们所处的时代实在是一个必须要非常严肃警醒地面对的世代。神的话要成就,神给我们的异象要成就。但在成就之前必有争战。争战要得胜就必须要有信心。信心就是把尚未看见、但神已经告诉我们的事情当真。甚至比你眼睛所能看见的更真!就像当玛土撒拉出生的时候,神就已经把这些事情默示下来。而从以诺开始一直到挪亚四代人,他们都活在这种异象当中。他们一直面对这个事情,并以这个事情是真的、必会应验为前提,来安排他们一切的生活。我们既知道这一切,就不应当像挪亚时代其他的人一样,好像过着一种很平常的生活,而是应当像挪亚那样,做这末后时代的得胜者。

 

在启示录里面,耶稣对七个教会说话,祂对每一个得胜者都有非常宝贵的应许。但什么是得胜?得胜就是“克服、胜过”。我们刚才讲,以诺不是在生玛土撒拉以前与神同行,而生了以后就堕落了,他是在生了玛土撒拉以后与神同行。为什么?因为真正的得胜一定是克服外界的环境。在启示录里面,七个教会中有两个教会没有被神责备,其中一个是士每拿教会。士每拿教会有什么特征?——受大患难。你看到这个受到最大患难逼迫考验的教会反而是最得胜的教会。而那些一样都不缺,什么都富足的教会,反而到最后彻底失败了。

 

得胜的教会、得胜的基督徒都是克服外在困难而产生的。新出现的艰难和考验不是我们不信和逃避的借口,反而是让我们去面对从而能够结出更丰盛果子的机会。保罗说基督徒是有宝贝放在瓦器里,所以这里面的宝贝能够胜过那外在的困难。虽然说外在的瓦器不断地衰残,但里面的宝贝发出的光芒和荣耀将会更加耀眼。(参林后4:1-15)当然了,这当中肯定会有代价,代价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最终所得到的应许将比这代价更大。同时我们要小心的是,神对胆怯退后之人有非常严厉的警告。

 

但是以诺虽然得到预言,却没有等到预言成就的那一天。他在那之前就被神接走了。他没有见死,就跟以利亚一样,是未经死亡就被提升天。希伯来书11章里面说,在以诺被接去以前已经得到了神喜悦他的明证。今天我们也有一样的预言,而且这个预言更加明确。我们现在既然知道这个预言,知道我们主再来的日子近了,亲爱的弟兄姐妹,我们就不要再随波逐流,也不要再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我们还要认真地思想,其实撒旦有可能不是通过一种很大的方式来攻击我们,而是通过一些比较小的方式。那怎么办呢?就需要我们随时警醒,在凡事上要警醒。主耶稣在讲到挪亚洪水审判之前的世人“照常吃喝嫁娶”的图景(参太24:38)之后,就立刻吩咐祂的门徒——就是你们——要与之迥然有别;方式就是通过末世意识下的警醒和随时的积极预备。

 

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不知道你们的主是哪一天来到。家主若知道几更天有贼来,就必警醒,不容人挖透房屋,这是你们所知道的。所以,你们也要预备,因为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太24:42-44)

 

我们今天讲了警醒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始终让基督的福音在我们人生中占据支配性的地位,提防由于某种环境的变动而造成这种支配地位被淡化或忽略。在大的事情上要警醒,比如如果逼迫来了怎么办?在小的事情上也同样要警醒,比如我最近是不是花了太多的心思关注在我的孩子身上,以至于感到次序不对了?只要有警醒的心,我想我们的生命就能够建立起来。有些困难虽说很大,但只要在警醒的意识当中把自己逼到主耶稣基督面前,并且凭着信心去经历得胜,这些困难最终一定能成为我们生命中真正、永远的益处。

 

[1] 本文由作者的一篇讲章编辑而成。——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