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ChurchChina (page 36)

ChurchChina

创伤性事件后的心理困扰

文/保罗·兰多夫   译/沈思楠    校/江子     一对夫妇度假后回家的路上,被一个醉酒的司机所撞,醒来发现自己身受重伤躺在高危特护病房里。 一对父母收到消息,自己的儿子在巴格达军事行动中牺牲了。 一家人在卡特里娜飓风到来前撤离了他们的家园,飓风过后返回家园时发现,房屋已经完全被摧毁。 一位消防员从火舌窜腾的卧室中救出一个孩子,但是为时已晚,孩子因吸入太多烟雾已经死了。 一个自我毁灭的枪手冲入一所阿米什[1]教会学校并开枪射杀了几名少女。 一个满腔愤怒,充满挫败感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学生,在一场凶残的暴力屠杀中,枪杀了32个无辜的人。   诸如此类的悲剧性的事件,无论是对于当事人或者是与之相关联的人们来说,都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每一件这样的事件都会使人在 …

阅读更多 »

平衡的见证:论传福音与怜悯事工

文/提姆·凯乐   译/煦、文迪   校/文睿   概要:怜悯事工不仅是用来传福音的手段。言与行是相辅相成、不能分割、同样必要的,两者都是以扩展神的国度为唯一的目标。   “你想这三个人,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律法师说:“是怜悯他的。”(路 10:36-37)   精彩的反问   多数圣经注释都注意到,在路加福音书中耶稣的反问。律法师问:“谁是我的邻居?”耶稣这时候讲了一个故事,然后问:“(你说)谁是邻居呢?” 耶稣为什么这样做?有位年长的评论家写到,“(耶稣)强迫律法师给出一个十分不愿意给出的回答,……称赞一个深深地被仇恨的种族。他给了这样的回答,但几乎是被硬逼出来的。”[1] 耶稣是如何强迫律法师承认他所恨的撒马利亚人是故事中的英雄的呢?真正怜悯的 …

阅读更多 »

水落石出:中国教会当下的生存处境与发展课题

文/何当 一、教会与中国   2008年是很特别的一年,对中国社会如此,对中国教会也是如此。   对中国人而言,这是活在夹击中的一年:冰雪、地震、洪水等等已经有的天灾和股市、楼市乃至菜市、街市上不知道是否会有的人祸,与试图展现“最崇高的人性”和“最完美的中国”的奥运会这两种毫不和谐之事物的夹击;而对中国基督徒而言,这也是活在夹击中的一年[1]:四川地震同胞的苦难对于教会承担责任,伸出援助之手,同心抗灾的呼召,与随着奥运这个最大的政治而来的,使家庭教会面临以北京之大,却容不下一张平静的讲台的艰难这两种完全矛盾之处境的夹击。地震与奥运,如同郎朗的钢琴和他家乡的二人转,奇异地交织成了2008年的主旋律。   现在有一个说法叫“浮出水面”,意思是说,今天的教会不能再保持 …

阅读更多 »

美境重寻─中国教会未来发展之路

文/庄祖鲲   今天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世代,许多事情因着从不同的侧面去看,而得出完全不同的观察与结论。这不但在政治、经济、社会方面是如此,就是在教会中也是如此。英国作家狄更斯在他的名著《双城记》序言中的几句话,可能是对这个时代最贴切的写照了:   这是一个智慧的时代,也是一个愚昧的世代; 这是一个充满了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感到绝望的冬天; 一切似乎形势大好,又似乎形势大坏; 我们周遭好像万事俱备,又好像一无所有; 我们好像一起直奔天堂,又好像同时朝反向而去。   特别在2008年奥运会即将举行的前夕,这两副图画就同时展现在我们眼前。从正面来说,中国教会似乎遍地开花,教会人数三十年来有了爆炸性的增长。同时借着现代科技的传播媒体,海外教会(特别是美国及韩国)的增长模 …

阅读更多 »

对家庭教会寻求登记的神学反思

文/孙明义   当前一段时间的教会法人登记过程告一个段落后,神学性的反思自然地被提到议事日程上。在大陆家庭教会寻求法人登记的过程中,为了让更多的教会,特别是海外的华人教会能够更好了解大陆家庭教会的发展动向,笔者写了“认识中国城市家庭教会”一文(以下简称“认识文”)[1]。文章的基调是观察与介绍性的,而不是神学反思性的,就是说,它不是一篇神学理论文章。因此可以理解,其所使用的术语不是严格的学术性术语,有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理解或者解释。例如,文中所说的“家庭教会浮出水面的时候已经到了”,会被理解为是一种对时局的判断。但这并不是文章的本意。其实通读整篇文章,文中对中国家庭教会的描述,一个核心性的概括是,教会群体意识的觉醒,以及相应而来的对自身处境和使命的新的认识。教会寻求法人登记不过是这种 …

阅读更多 »

工具中性论

文/汤绍源   摘要:本文意图指出工具并不中性。就两件布道的工具——市场学和互联网作为例子,考究它们的哲学性向。笔者的结论是,两件工具深具后现代特性,而且也有不合圣经之处。   一、源起   本文并非理论探索,而是对一个现象的阐释,进而提出牧会上需要关注的路向。所以目标不是学术讨论,乃是实际应用。但其出发点是神学性的,哲学性的。   多年以来,上一辈的牧长常教导说,工具是中性的,紧要的是正确的、向神的动机;所以传福音的时候得用上各式各样的方法,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当然英谚亦有说:“通住地狱的路是用良善动机铺成的!”从以上所说,读者已察觉到笔者对工具中性的警惕。不错,这正是笔者的看法。只是今日的教会仍相信“工具中性论”,就如《马鞍峰现象的评估》[1]一 …

阅读更多 »

谁是“好撒玛利亚人”?

文/康来昌   路加福音10章25-37节,耶稣讲了“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几乎所有人的理解都是,好撒玛利亚人是那个问问题的律法师,是我们基督徒,乃至每个人的榜样,这比喻教导基督徒要学做好撒玛利亚人,作每个人的邻舍,作世界的盐和光,普爱众生。   这样说应当没有错。但耶稣是不是在用这比喻提醒我们:要成为好撒玛利亚人之前,我们得看清楚“我是谁?”我们记不记得自己的本像(犹太人和外邦人一样,罗2:9-11,28-29;徒10:34;加3:28),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弗所书第二章说:“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那时,你们在其中行事为人,随从今世的风俗……放纵肉体的私欲,随着肉体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那时,你们与基督无关,在所应许的诸约上是局外人,并且活在世上没有指望,没有神。” …

阅读更多 »

在治疗的时代重寻上帝

文/G.S.绍格瑞   译/诚之     想得到当代文化的粗略印象,只要到附近卖场的书店逛逛就得了。当然,会有一些标准书籍:古典平装书、神秘小说、人物自传、字典、名著解读,甚至还有圣经。既然经理人的脑子里塞满了消费者当季想看的书的概念,它就很适合作为我们(西方)文化中,集体心智的一个展示台。你一定会注意到,这些书店中充斥着“心理学/自我帮助”一类的书籍。扫描一下这些书籍的标题,就可以看到市场在销售的是什么:   平安、爱与医治——身心交流、自我医治:探索之路 饶恕与遗忘:我们不配得的伤痛的医治 医治束缚你的羞耻感 说谎的人:人类医治邪恶的盼望   如果说,基督教书店是我们次文化的一面镜子,且让我们浏览那些相当于自我帮助的书名,看看基督徒想听些什么: & …

阅读更多 »

讲台事奉的信念

文/艾鱼     一、引言   地上没有完美的教会。每个教会的牧者总是面临层出不穷、处理不完的挑战和问题:教会的建造与治理,同工的培养与矛盾,信徒的造就与离开,结婚与离婚……。但圣经告诉我们,神的教会总是有盼望。保罗风闻他苦心建立起来的哥林多教会有结党纷争、淫乱拜偶像、混乱圣餐等一大堆问题时,却仍然致信“哥林多神的教会”中那些“蒙召做圣徒的”,说“常为你们感谢我的神”,并以属灵的洞见宣告说:“他也必坚固你们到底,叫你们在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日子,无可责备。”(林前1:2、4、8)   神是我们永远的盼望,又是我们随时的帮助。他把生命的粮赐给我们,亲自用道来喂养我们。相信我们都同意,信徒属灵生命的景况,与他们对笔之于书的“生命之道”,对神的话语有何等的认识息 …

阅读更多 »

中国学人网络培训的新尝试

文/落麦     网络培训的机遇与挑战 2007年底,中国网民数已达2.1亿,因而关注的重点已经不再是“为何”,即使用网络进行神学培训的意义与重要性;而转向更具实践性的“如何”,即如何利用网络实现远距培训,与国内长期极度需求状态相对接。本文就中国学人培训网在此方面的尝试,概略分享如下。   初尝网络培训新鲜奶酪 1998年,《海外校园》杂志社和“大使命中心”陆续出版了《中国学人培训材料》,网络基督使团(CCIM)则将之开发成“中国学人培训网”(www.chinapeixun.org),并于2002年推出。初步具备注册、管理等机制,能够以较少的资源,最低的经费运作,使学员通过自学完成学业。初期,每年注册学员超过200人,国内的主内网站纷纷转载教材,但其后注册人数却 …

阅读更多 »

从历史发展看教会增长运动

文/曾锡华     20世纪见证了西方基督教会的衰退及非西方教会的兴起。因受自然主义、物质主义及世俗主义的冲击及教会的妥协,今天欧洲已成后基督教地区。北美洲因着复兴运动、基要派及福音派教会的兴起,教会在生命及见证活力上仍能维持。在20世纪,北美洲接替了日薄西山的欧洲成为普世基督教运动的大本营。   在20世纪中,北美教会带动了三个普世运动,首先是最终发展成普世教会中最大运动的灵恩运动(简称为第一波至第三波等),但此运动却非所有教会都能领受。其次是普世宣教运动,例如“学生志愿运动”(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宣教风潮等,但这些只是单向的宣教运动。   至于影响最广,引起各地响应的要算是由马盖文(Donald …

阅读更多 »

喂养绵羊还是娱乐山羊

文/司布真  译/文睿  校/灵曦   在承认相信主的阵营中有一件恶事,是如此厚颜无耻,在过去的几年里就连最近视的人都几乎不会注意不到。它以超常的速度发展,变得更加邪恶。它就像面酵一样发动,直到全团都发起来。魔鬼向教会暗示,说她使命的一部分是为了把人争取过来,要给人提供娱乐。魔鬼做的事情很少有比这更聪明的。教会不再像清教徒过去那样直言不讳,而是渐渐调低了她见证的声音,对现今的轻浮无聊的行为眨眨眼睛,并找理由接受。过去它在它可容忍的界限内容忍这些事情,而现在它在以争取普罗大众为理由的表象下,全然地接纳了这些事情。 我的第一个抗议就是,圣经从来没有讲过给人提供娱乐是教会的功能之一。如果这是基督徒当做的工,为什么基督从没有提到过它?“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可16:15)这再 …

阅读更多 »

教会成长的正常途径

文/里根·邓肯   译/玲波   校/煦   对于认信的基督徒而言,我们生活在一个困惑和混淆的时代(认信的基督徒,即持守公开和共同的神学立场,就是忠于圣经里关于信仰及实践的教训,正如宗教改革时期一些著名的信仰告白所阐明的)。我们正目睹自由派神学的最后消亡,五旬节派神学的兴起,所谓的新兴教会运动的开始,福音派的分崩离析,以及在不断增长的“后基督教”文化中,教会如何在管理她的生活和事奉方面全然混乱。在我们周遭我们看到,以福音影响文化为名,福音派的教会在信息和方法两方面都在妥协(通常不是故意为之)。   今天常常可以听到一些时尚的词句和术语,用来界定和表达新的(或者说更与文化合拍的)的事奉方式:“目标导向”,“使命化”,“本色化”,“言语与行动”,“远古与未来”,“新兴/兴起的 …

阅读更多 »

在心的深处遇见神——认识圣经辅导

文/王一乐     每一个人都需要被辅导   在教会里,一提到辅导,常常让人联想到一些心理不正常的人,或者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有问题的家庭。而所谓的圣经辅导也自然被框在相似的圈子里面,只不过使用的工具是圣经而已。其实,发轫于美国威斯敏斯特神学院的“圣经辅导”(Biblical Counseling)已经远远超越了大家常常想到、谈到的这些狭义的辅导概念。与系统神学、圣经神学、前设护教学(Presuppositionalism)相呼应,圣经辅导自身是一个宏大的架构,这个架构的核心是关于基督徒的成圣,它涵盖了门徒训练、领袖品格、解决冲突、教育子女、夫妻关系、特殊需要(各种临床性心理问题)等等各个方面。   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被辅导,需要被神的圣言辅导,在一生中 …

阅读更多 »

辅导就是教会

文/ 鲍力生[1]    译/文睿     校/小瓷   耶稣给他的门徒一个极大的呼召。使这位奇妙策士如此奇妙的,包括他的各种“可传递属性”。当然有一些属性是万有的主给自己保留的,就是他的不可传递属性:首先有全知和全能。(这些属性岂不让辅导欢然高歌吗?什么事情都知道,能够随心所欲按动所有的开关!)但我们更好地辅导所需的一切,主已经慷慨赐下。他教导我们用智慧之爱待人,这样的爱能够察验人光景的每一个层面。救赎主把我们变成在他之下救赎别人的人,能够在人有需要的地方有效帮助他们的人。这些洞察力、爱和技巧可以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帮助我们的个人和群体生活。有智慧的爱、贤明的喜乐、与人和善的机智、从长远出发对待人和难题,辅导就是这些果实的一种主要表现。这些就是教会理当有,及通过救赎过程正在成为 …

阅读更多 »

人是如何改变的[注1]——圣经辅导的基本模式

文/莉莉   I. 简介: 信仰与生活的差距(彼后1:3-9, 腓1:6)   多数基督徒都能明了,那藉基督耶稣赐下的福音带给我们的极大祝福是:罪已蒙赦免,并对未来有盼望。但有不少人困惑于福音对基督徒当下生活的果效和意义是什么。福音如何帮助我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困难并做抉择?基督如何帮助我处理家庭、学习或工作上最困难的情况?当我仍在世时,神如何使我成长和改变?   圣经辅导能解答这些问题,借着将古旧福音带进我们现在的生命与生活中。神的神能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皆因我们认识他(彼后1:3)。改变是每个基督徒的目标,因为神在我们心里动了这善工,必成全这工(腓1:6)。圣经辅导以圣经为根基,装备我们去明白神在我们心中所做持续改变的工作,从而在信仰与生活的鸿沟之间搭建桥 …

阅读更多 »

心的偶像与“浮华市集”

文/鲍力生      译/玲波       校/煦   在社会科学和咨询辅导行业领域里,基督徒面对的一个大问题是:如何将圣经的主要概念和基督教传统,既不偏离原则而又有意义地,与行为科学的技术术语与及实测数据相结合?在这个持续多年的问题内,有两类具体的附属问题长期吸引和缠绕着我。   第一类问题是与圣经相关联的:为什么偶像崇拜问题在圣经里如此重要?显然,偶像崇拜是圣经里最常讨论的问题,[1] 那又怎么样呢?如今除了在一些福音未达到的地区仍有朝拜偶像之外,偶像崇拜的问题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吗?   第二类问题是一个辅导方面的问题,一个“心理学”问题。我们应如何理解那些塑造和决定人类行为的诸多重要因素?具体地说,人是由内心驱动同时又是被社会塑造的,对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是否可 …

阅读更多 »

圣经辅导员的必要品质

文/李台莺   在我们圣经辅导系列课程中,有一门检视辅导员本身的课程:《圣经辅导员的必要品质》,因为辅导过程中,常常是神借着被辅导者(以下简称当事人)来显明辅导员的生命质量与辅导技术,以致辅导员与当事人同蒙救赎主的恩典而更认识自己,靠圣灵大能来改变生命。   圣经辅导员与当事人一样,都是罪人,并不因为当事人有问题找他求助,他就比当事人更属灵或更爱主。“我们相同的地方多过我们不同的地方。”辅导员与当事人都有一颗诡诈的心,都有隐而未现的罪,在日常生活各个领域中,我们不愿全然降服在全能主上帝至高无上的主权之下,“五十步笑百步”的情形常常发生在辅导员身上。辅导员常常拿自己的优点、自己所没有挣扎的,与当事人的缺点、有所挣扎的领域相比,而高抬自己,以为自己就比较属灵、比较爱主,这是骄傲,也是自 …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