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期推荐文章 (page 2)

本期推荐文章

基督得胜撒但 ——创世记3:15讲道

[司布真] “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祂的脚跟。”这是地球上的第一次福音布道。讲道的是耶和华神,听众是全人类和那黑暗之王。这篇讲道值得我们最悉心地去聆听。神在人犯罪之后,把这伟大的福音应许,如此之快地给了人,岂不令人惊奇吗?

阅读更多 »

如何看待圣经的权威与教会的权威

[理查德·伯瑞特 (Richard L. Pratt, Jr)] 神学的目的是要建立忠信的神学表述。我们谦卑、负责任地使用上帝赐给我们的所有资源——圣经诠释、群体互动和基督徒人生——来发展忠信的教义表述。我们力求使我们的教导尽可能地符合圣经的教导。我们的教义越接近圣经,它们拥有的权威就越大;离圣经越远,所拥有的权威就越小。但是无论如何,教会的神学总是要顺服在圣经之下。

阅读更多 »

关于当下中国基督徒寻求移民与海外工作的思考

[烈火战车] 对基督徒而言,移民这件事情本身并不是犯罪,而是属于智慧考量的范畴。那么,基督徒应当如何思考、抉择呢?我于本文中分享自己的几点思考。亲爱的弟兄姐妹们,当面对移民的选择时,盼望你不要冲动,我鼓励你默想福音之恩,思想爱神、爱人的律法精义,以神的话语为基础,恒切祷告,并且多询问教会肢体的建议,在美好的信心和无亏的良心中作决定。

阅读更多 »

他离开,竟客死异乡;她离开,却生机盎然——基于路得记浅析生存性出走

[Baruch] 生存性考量,并非只考虑“民以食为天”。人在生存上的趋利避害,实际上乃是一场王权之争。在人心灵深处,容易寻思一条捷径:迁移到如伊甸般的“摩押地”。但若如此,即便一时满足了我们的衣食之需,更为长久地,往往会折射出我们内在灵性的饥荒匮乏。为何匮乏?因为我们缺少一位恩慈美善的君王来治理、供应我们。我们在路得记中看见,祂来了。

阅读更多 »

宣道会甘藏边区简史(中续)

[Little Paul]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讲述了1915–1927年,宣教士们如何拓展在藏族地区的事工;在穆斯林中建立新的宣教站的尝试;以及甘藏边区教会开启“本土化”的过程。宣教士们的远见令人钦佩:他们在事工之初,就创立圣经学校,培养出大量训练有素的本土传道人。“五卅运动”后宣教士不得不离开中国时,四十余位中国传道人已足以胜任教会的各项工作。

阅读更多 »

以良善为导向——基督徒如何面对公共事务

[ 约拿单·李曼(Jonathan Leeman)、尼克·罗德里格斯(Nick Rodriguez)] 基督徒参与讨论政治和公共议题,比你想象的重要,也比你想象的不重要。说它重要,是因为我们都有责任在公共议题上见证基督,包括我们用什么样的语言和方式说话,我们是否以“荣耀神和以神为乐”为目标。但说它不重要,是因为世上没有一种政治结局可以存到永远。归根结底,基督徒当以良善为导向面对公共事务,以此成为神国度的见证。

阅读更多 »

律法的圣经神学是什么?

[ 杰森·德鲁奇(Jason S. DeRouchie)很多时候,圣经中的“律法”指向旧约的摩西律法,为要指出且加增过犯。耶稣和新约作者拒绝摩西律法,以基督的律法替代了它,然后透过基督重新诠释,有些律法仍然存在,其他或被更新、或被延伸、或被废除。我们透过基督去读,所有的旧约律法就会被看作是让人受益且能够教导人的,为要我们管窥神的属性和基督完美的义,为要用智慧和爱引导信徒。

阅读更多 »

创造——宣讲基督的基本背景

[伊安·汉米尔顿(Ian Hamilton)] 创造有一种神所定的以基督为中心的特质。我们全然是神的形象,都固有尊贵和价值;我们是为团契受造;我们受造是灵与体的统一体,教会就应当牧养全人。受造之物现今的“叹息”是亚当犯罪的结果,罪及其煽动者魔鬼遍地游行,人要意识到这看不见的敌人。我们的呼召是高举和持守“末后的亚当”,神应许的女人后裔,祂打破蛇的头,并使神所造的万物复兴。

阅读更多 »

护理——相信上帝必使祂百姓完全

[ 迈克尔·麦克林纳汉(Michael McClenahan)] 基督教护理教义是一个关于不可言说的安慰的教导,扎根于父、子与圣灵的生命。上帝是有无穷智慧与权能的天地之主,祂维护并统管祂一切的受造物及其一切行动,归向其命定的结局;改革宗传统以维护、同步、统管对此加以展开论述。护理是上帝的智慧和权能:祂要受造物得以完全这一圣洁而良善的旨意必定成就,使祂荣耀的恩典得着称赞。

阅读更多 »

宣道会甘藏边区简史(中)

[ Little Paul ] 1915年至1927年,始于宣教士从白朗之乱和迭部突袭中脱险,结束于因大规模排外风潮撤离中国,宣道会甘藏边区事工快速发展,进入“丰收与前进”阶段:汉族教会日益壮大,藏族宣教工作取得新的进展,正式认领河州等地的穆斯林福音工作。开启中国教会的自立进程,也成为宣道会这一时期事工的显著特点。本文为此中篇的上半部分,重点讲述了汉族教会在这十余年间的发展历程。

阅读更多 »

以基督为中心的讲道

[文/ 溥伟恩(Vern S. Poythress)] 简言之,基督应该成为讲道的中心。敬重上帝话语的解经者,除了必须尊重每段经文在主题和修辞上的诸多统一性,还必须尊重整本圣经的统一性、教义的统一性、在基督里救赎之成全的统一性,以及时间进展中的救赎历史的统一性。这些统一性为讲道赋予了统一性。但多样性仍然存在,不需要将多样性理解为是与基督的中心地位相对立的。在文法及历史层面上研究上帝如何通过人类作者与最初的听众交流,这样的关注有积极的价值。

阅读更多 »

从旧约和创世记 15:1-6 传讲基督

[文/托马斯·史瑞纳(Thomas R. Schreiner)] 如何从旧约传讲基督,对宣讲福音的人来说至关重要。而究竟什么方法最好,牧者们的看法则各不相同。本文中,我与布洛克、约翰逊和溥伟恩三位作者的观点互动,探讨如何从旧约传讲基督。传道人们从旧约传讲基督时,需要根据历史背景和应许在基督里的成就来解释旧约:既要考虑人类作者,也要考虑神圣作者;既从时间的角度,也从正典的角度;既从历史的角度,也从预表的角度。如此,我们就能从圣经中找到传讲基督的经文依据。

阅读更多 »

教会中的专制主义

[文/ 史蒂夫·马丁(Steve Martin)] 在当代一些福音派教会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可悲而危险的态势:在对抗这世代的反规则和反权威的潮流时,一些保守的、笃信圣经的教会逐渐出现了专制主义的倾向。这种可悲的现象越来越多地被公开出来,且有大量的证据可以证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什么样的态度会在教会中产生专制主义?这是谁的错?对此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阅读更多 »

宣教士的遴选与装备

[文/戴德生(Rev. J. Hudson Taylor)、施牧师(Rev. F. A. Steven)] 通过与候选人谈论属灵之事,与他们一起祷告,确认他们的属灵状态,是何等重要。他们必须是圣洁的人,爱读神的话,按时领受灵粮,渴慕属灵盛筵,心中常怀圣言,并默想其丰富内涵;他们必须是祷告的人,也常常见证到祷告的力量;他们当渴望为永恒而活,服在“来世权柄之下”,那不能眼见的事物才是最真实、最能带来满足的。这样的人因而得以如基督那般:在谋略上丰足,在困境中能忍耐,遇到挑战能攻克。哦,这样的工人——多多益善!

阅读更多 »

“理想化”?“颠覆者”? ——百年后看内地会对宣教士的遴选和培训

[文/ 亦文] 细读比照内地会的文献,读者会逐渐发现,内地会“颠覆性”的招募方针,从本部到禾场的“宣教士之家”一条龙体系,乃是深思熟虑、基于实践的成果。毋庸置疑,文献中对宣教士在得救确据、基督徒品格、属灵敏锐力和才干等方面的要求,适用于任何时代。但一百三十多年来,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宣教策略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宣教的理想模式,已从差会指导宣教士的“杠铃”,演变成母会差派、差会指导、宣教士实践的“金三角”。

阅读更多 »

怀着真信心,忍耐等候 ——雅各书5:7-12解经讲道

[ 文/陈已新 ] 雅各书5:7-12让我们看到:主必快来施行审判并赐福倚靠祂的人,在逆境中我们要以信心忍耐等候。虽然这个世界有许多不义好像没有得到解决,但神的公义最终要在审判中彰显出来。祂要使信祂的人穿上圣洁不会朽坏的身体,面对面见到圣洁的主,进到圣洁的天国,并与其他圣徒有完满的团契。我们因着这盼望,就能忍耐,不灰心;以坚忍的心,持守福音的真道,做福音的见证,直到主来。

阅读更多 »

悔改的当代意涵与实践

[ 文/本刊编辑部 ] 许多社会公共事件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教会内的热门话题,但我们需要同时宣讲和劝勉人悔改。教会若不意识到罪的真实与严重,不当真地宣讲罪与审判,只是温和且泛泛地谈论福音,缺少在悔改离罪上的当真,就没有办法经历主真实的同在。这样,当面对公共事件时,无论是远方的“铁链女”、“被打女”、战争中的哭声,还是近处的疫情、疫控、经济压力,教会都容易失去属灵的焦点与力量,无法以悔改赦罪之道向社会、世人作出有力的见证。

阅读更多 »

若不悔改都要灭亡

[ 文/托马斯·波士顿(Thomas Boston)] 从前西罗亚楼倒塌压死了十八个人。但耶稣在此表明,这事临到这些人,并非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有罪,主教导众人要正确应用护理之工:“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正确的应用是从别人的灭亡中吸取教训,学习悔改。他人若亲身付出代价给了我们一个警示,我们就要留意并善用,促成我们悔改归正。罪人继续走他们的路,期许一切都会好起来。但我们的主说,不,你们不要自欺;因为你们若不悔改,就没有得救的指望。

阅读更多 »

评价北森嘉藏“上帝之痛神学”

[文 /庆君(Qingjun Luo)] 对北森来说,基督受苦难是为叫祂本质得以完全,祂的十字架、受苦难皆不是上帝在救赎历史中的外在作为,而是上帝的内在作为。痛中的上帝就是以其自身之痛解决我们人类之痛的上帝。北森之后,很多神学家继续质疑上帝不动情的传统教义。在评价他的神学时,首先要注意到,北森的“上帝之痛神学”在释经上较为薄弱,他的神学在一个不稳定的根基上踉跄而行。此外,他的“日本”神学方案在很多方面过度简化了传统神学和民族文化。我们可以合理地质问,北森与其后来者是否无意间移除了他们本想立足的根基——只有一位不受痛苦的上帝才能使我们确信祂对我们说的话:“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21:4)

阅读更多 »

宣道会甘藏边区简史(上)

[ 文/little Paul ] 因致力于将福音传至未得之地,宣道会在激烈排外反教、民众笃信佛教、地势险峻、盗匪出没的“宣教艰困地区”,建立起一连串的宣教站。1895年宣道会差遣第一批宣教士在甘藏边界布道,七十余位宣教士先后前来,用整整两代人的时间,以损失十一名宣教士、八名宣教士子女的巨大代价,在纵横千余里的广袤地域建立教会。这些教会后来历经“反右”、“文革”等多次政治运动和逼迫,顽强地生存下来,并继续生根建造,直至今日。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