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ChurchChina (page 3)

ChurchChina

一八七五年的中国内地会(二)

文/亦文   九月 “从今日起,我必赐福与你们。” ——哈该书2:19   说到戴德生,我们通常只知道他是一个信心差会(Faith Mission)的创始人,而往往忽略了他在布道与解经方面的恩赐。《亿万华民》提供了有力的明证:那些由戴德生执笔、编辑的文章,在133年之后,仍不失为出色的讲章。   戴德生不仅善于把陌生的福音传给中国人,也很善于把陌生的中国介绍给西方人。比如,9月号的《亿万华民》上,特意印出了Ebenezer 和Jehovah-Jireh的汉字。这两句经文的中译虽然早已有之,但用对联的形式将这两句话结合在一起,是内地会独创的中国特色;而戴德生用汉字来吸引读者重读这两句经文,更因为其中包含的属灵含义,恐怕只有善用时态的西方人才能心领神会——“以便以设耳”(即“ …

阅读更多 »

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班和小组(Classes and Bands)

    卫斯理的班(Classes)是为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准备的。他们12人(不分男女)的小组每周聚会,聚会中成员报告属灵的进展、需要和问题,其他人提供建议、鼓励,并为其祷告。小组(Bands)则是为基督徒准备的更有强度的属灵培训。它们规模更小,大约五至十人,按照年龄、性别和婚姻状况分组。他们例行谈论下面的问题以相互督促: 上次聚会以后,你犯了什么罪? 你上周面对过什么试探,但你没有妥协? 你如何胜过那些试探? 上帝在其他什么地方给予你帮助或让你成为一个得胜的基督徒? 你有什么想法或行为是自己不确定是否是犯罪的?你对上帝的旨意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   乔治•怀特菲尔德(George Whitefield)——社团(Societies)   乔治•怀特菲尔德的社团( …

阅读更多 »

教会建制:信仰告白、牧养体系和治理制度

文/陆昆   有时,教会的带领人或者团队会受到一些指责,说他们的权威或者决策并未通过会众的任命和批准。这样想的前设是以为教会的公权利来自教会成员的任命或授权。这种设想在今天“民主”已成公理的情况下似乎不言而喻,但却并非天经地义,因为教会的领导权威并非来自成员对私权利的委托;正如公司CEO的权威是来自董事会的任命而非公司员工的选举和授权一样,本质上,教会的权威虽然有可能通过会众选举和决策的方式履行,但其本质却非会众的委托或授权,而是来自神自己的委任。   这并不意味着教会的带领者或团队可以任意产生或可以专权擅行,正相反,正是因为其权威成为神在基督里的统治的彰显,所以格外需要郑重,并不断受到必要的评估和检验。换句话说,教会制度的权威必须经过良好的途径产生和施行,才能体现神在基 …

阅读更多 »

圣经的“教会治理”[1]

  文/吕沛渊   前言 今日教会的一些乱象,乃是来自领袖与信徒不明白“教会治理”的重要。许多问题的症结在于:忽略或不顾圣经所清楚定规的“教会治理模式”。   教会不是社会组织团体,更不是同乡会俱乐部。教会乃是主基督所建立的“神的国”(西1:13),必须完全顺服他的治理。他在圣经中赐下“教会治理”的架构与方法,以维护教会中的秩序(林前14:33、40)。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遵行圣经的“教会治理”。   圣经有关“教会治理”的教导,并未论及每一细节,例如:地方堂会应该选立几位长老,长老同工是否每周或每月召开会议。然而,圣经的确清楚昭示“教会治理”的蓝图大纲。教会必须忠心顺服遵行,不然就不是真正顺服主基督的教会。因此我们应当认真仔细查考“教会治理”的圣经准则。 &nb …

阅读更多 »

体制是为了生命的发展——就教会治理的实践访谈陈彪牧师

  文/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 近年来国内许多教会开始关注教会治理的问题,期望能采用健全而有活力的体制来建造教会,但在制定和实行教会章程与纪律时,却遇到不少问题。因此,本刊编辑部特别就教会治理的实践方面采访了在北美华人教会中服事的陈彪牧师。陈牧师所在的奥兰多华人福音教会在治理方面的重大事件有:2004年聘牧,建立会员制;从2004年到2008年完成从会众制到长老制的转型;2007年完成购堂;2008年选立长老;2009年加入PCA(美国改革宗长老会的简称)。   陈彪牧师简介 生长于中国大陆西北,后赴美留学。1994年获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大气科学博士学位,同年蒙恩成为上帝的儿女。1996年到2001年在哥伦布的一间 …

阅读更多 »

在中国家庭教会治理中设立圣职的重要性

文/卫道夫   自从1807年英国宣教士马礼逊来华宣教以来,新教传到中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1]。全国各地已有几千万的信徒,有几十万,乃至几百万各种类型的教会被建立起来,这是可喜的事。但也有令人十分忧虑的一面。中国教会,从大的范围讲分为官方教会和家庭教会,许多人形容家庭教会为多、乱、热,这虽不完全准确,但家庭教会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确实有这种现象。尤其从90年代开始,家庭教会外部受到政府压力,内部有纷争和异端的搅扰,再加上一些海外教会不明智的影响,这导致了今天的家庭教会派别林立,甚至有许多的信徒流失。这实在是令主忧伤、令人不安的事,也是今日中国家庭教会的传道人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2]。   家庭教会之所以出现这种混乱的现象,是有多种原因的。有人说是在于外部的逼迫不利 …

阅读更多 »

传道人婚姻生活的圣洁——访谈高真牧师

文/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 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中,居高不下的离婚率经常成为人们谈论和关注的焦点。而在神的教会中,婚姻生活的忠贞与圣洁是绝对不可忽视的事情,对于服事教会的传道人来说,更是如此。本刊近期以“传道人婚姻生活的圣洁”为主题,采访了高真牧师。相信高牧师在这方面的思考和经验,可以带给我们许多的提醒和帮助。   一、传道人婚姻生活的建造 本刊编辑部(以下简称“编”):为什么传道人的婚姻生活这个问题特别需要关注? 高真牧师(以下简称“高”):我们在服事的过程中,也听说海外的教会有些传道人在圣洁生活方面跌倒,给教会、个人和家庭带来很大的亏损。这类事情在海外的教会越来越多。中国的教会经过苦难之后,现在基本进入了教会平稳期,处于稍微有些安逸的时候,其实很容易出现这样的事情,而且现在正在出现。所以对 …

阅读更多 »

附录:福音教会传道人行为规范

前言:   随着福音的传播、教会的增长及传道人队伍的扩大,为了纯洁传道人的生活,更有效地为神作见证,在传道人的事工中设限制是有必要的,特制定以下几方面原则。   1、陪谈辅导 (1)这是传道人在牧养中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传道人应以敬畏神的心以及爱弟兄姐妹的心来提供陪谈辅导。 (2)针对异性辅导时,不可单独及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努力做到传道人夫妻一起辅导或者由配偶来辅导。 (3)紧急情况或必须要辅导时,必须是在公共场所、公众视线或开放的场所进行。 (4)不提倡通过通讯工具来辅导。   2、差旅 (1)尽可能带着配偶出差。 (2)若配偶不能跟随,应有同性同工跟随。 (3)到了目的地,应与同工住在一个房间。 (4)若必须与同工分开,应告诉对方自己的去处及交往对象。 &n …

阅读更多 »

现代教会与平信徒[注1]

文/玉汉钦  译/金秀炯 编者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会意识到一种需要,就是建立教会体制(包括按立圣职)的需要,因此本期杂志在前面特别刊出几篇文章,在这方面进行探讨。   但当我们关注并致力于体制建立的时候,也需要警醒,如果误用体制,可能带来教权主义的危机,使得教会以圣职人员为中心,却忽略了包括教会全体会众的平信徒,而他们才是教会的主体。   特别是,我们看到,这几十年中国家庭教会的复兴,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平信徒事奉的复兴。因此当强调体制和圣职的时候,很容易使人产生矫枉过正的担忧,也因此不可避免地,在转型和体制建立的过程中,格外需要成熟的圣经根基和实行的智慧。   当然,以往中国教会平信徒事奉的复兴,是神在特殊时期所赐下的特别恩典,我们当向神感 …

阅读更多 »

“分党”的隐忧──论圣经权威与教会合一

文/曾劭恺 近廿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变化,海内外华人教会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过去几十年,华人教会面对社会压力及种种异端,为防止教会分裂,并宣讲纯正的真理,很自然地发展出某些“强人带领”的教会治理模式,以回应各种挑战。同时,神也在特殊时代兴起像唐崇荣牧师这般具有先知性眼光的仆人,用坚定而不让步的强势作风带领教会,以“归正福音运动”为华人教会带来莫大祝福。然而,笔者认为,年轻一代传道人中并未出现这类的领袖,因为需要这种领袖的非常时期,已经快过去了。神借着老一辈传道人的辛劳,兴起许多大有恩赐的年轻传道人,这些年轻人应避免自我绝对化、好为人师、唯我独尊的试探,尽可能彼此聆听、相互监督,在事奉上寻求所有合作的可能。传道人之间应当如此,教会内部亦然。笔者认为,今日海内外华人教会已具足够成熟度,或许可退一步 …

阅读更多 »

一八七五年的中国内地会

文/亦文   编者按:   《亿万华民》(China’s Millions)原为一份英文宣教月刊,由中国内地会(China Inland Mission)创刊于一八七五年七月,主要针对英语国家的基督徒读者。其长达七十七年的编辑与采集,犹如一部宏伟的史诗,系统地记录了中国教会拓荒与发展的历程。虽然这份月刊保留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但在华人教会中却鲜为人知,尘封于海外图书馆的档案室中。本文是作者据1875年的China’s Millions逐月编译而成,并结合地方志等资料,将当时中国的大时代背景、各乡镇宣教禾场的人情风貌揉入其中,对了解百年前的宣教历史极具价值,本刊将陆续登载其中内容。   七月 “他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作什么” ——约2:5   戴德 …

阅读更多 »

在神至高荣耀中的至高喜乐——读约翰·派博著《至高喜乐的传承》

文/老漫   本书的作者约翰·派博(John Piper)是当代非常蒙神重用的一位仆人,也是北美教会非常敬重的一位牧者。然而,中国的教会和信徒对派博的名字和作品可能相当陌生。派博的讲道、服事和写作对以下三个方面有着不懈的关注:以神为乐、高举神的荣耀和宣教大使命,并且他以极大的热忱致力于宣讲这些真理。   派博推广了一个词叫做“基督徒享乐主义(Christian Hedonism)”,当然这不是指世俗之乐,而是强调基督徒要经历以神为乐的真实,要在神里面获得至高的喜乐和满足。派博的一句名言是:“当我们从神那里得到最大的满足时,神便从我们当中得到最大的荣耀。”   派博不断强调神一切的作为是为着彰显终极的荣耀。“最能为神的荣耀发热心的是神的心,神最终的目的是要高举和彰 …

阅读更多 »

司布真论做牧师的妻子[注1]

文/杰弗·托马斯(Geoff Thomas)   在一个婚礼上,司布真先生描述了作为一位牧师妻子的困难和特权:“如果我是一位年轻妇人,正在思想结婚的事情,我是不会愿意嫁给一位牧师的,因为牧师妻子所处的地位很难。教会不会给一位结婚的牧师双倍的薪水,一份给丈夫,另外一份给妻子;而是在许多情形里,他们期望要得到那位妻子的服事,不管他们是不是给这些服事支付工钱。人们期待牧师的妻子要知道教会里一切的事情,而在另外一种意义上人们又要求她什么事情也不知道;不管她是什么事情都知道,还是对事情一无所知,总有一些人会同样责怪她。她的责任是永远留在家里面服事她的丈夫和她的家人,又总是在家以外探访其他人,为全教会做各样的事!啊,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她不能听从每一个人的调遣,她不能期待讨每一个人欢喜。她的丈夫 …

阅读更多 »

贪婪的产物——次贷风暴和奶粉污染

文/陈彪   “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贪财是万恶之根。”(提前6:6-10)     两个揭示性的事件   本人短短几周回国出差的前后,强烈地经历了发生在太平洋两岸的两个事件。这次回国,没有赶上精彩纷呈的奥运会,不过看到了残奥会的风采。忙里偷闲还回了一趟兰州老家,探望年迈的父母和久别的弟弟一家。从几十年前的全民经商,到近几年来的全民炒股,如今中国几乎家家户户都成了股市弄潮儿。在家人谈论到今年股票损失和对生活的影响时,我当时的直觉是,中国教会和牧者们是否预备好,有针对性地从管家身份和职责的角度,教导和牧养弟兄姐妹,而非简单地抱怨厂商、政府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无论得时不得时,如何能切入慕道朋友的人生,让他们在这个堕落的世界中看到基督真理之光?同时, …

阅读更多 »

从“于丹现象”反思教会讲台事奉

文/紫晶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论语》而迅速蹿红,名扬海内外。 她的讲座得到大众热烈欢迎,书也极度走俏、畅销。显然,她在市场上赢了,因为市场以受众与发行图书的数量为硬道理。但数量是否能说明一切,说明这样的学识是有真学术含量,以及这是求真的学术吗?还是玩弄经典,娱乐大众甚至是“愚乐大众”呢?真理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吗?有人称她是“不学而术”,缺乏对经典的扎实研究与正确解读的基础。   于丹是当代批量化文化生产机制的产物。就像这个机制曾经创造了超女、郭德刚、张艺谋、易中天、王朔一样,它也创造了于丹这个可以供大众消费的文化符号。北大、清华等校十博士称她为:“学术超女”,称她所讲的是“心灵鸡汤版《论语》”。   从于丹现象我们 …

阅读更多 »

从敬拜赞美看后现代主义对教会的影响

文/李健安   前言   今天在东、西马来西亚几乎所有的教会,崇拜仪式中必有一段称为“敬拜赞美”的时段。这时段的特点乃是近乎清一色地使用短诗;且几乎都是以“赞美”为内容的短诗。再者,这段敬拜赞美所唱的短诗与崇拜过程中的其它环节,特别与讲台的信息,是完全无关联的。在乐器方面,除了钢琴之外,也使用电子合成器、吉他、敲击乐器、鼓、铃鼓等。另外,除领唱者之外,尚有两三位伴唱者。这种普遍的崇拜聚会现象,不只是风气,更是一股潮流,冲击、席卷着教会。   这样的敬拜赞美,表面上给传统教会的崇拜注入一股活力,也似乎吸引了一些年轻人参加聚会。但背后是一股教会世俗化的洪流,正在腐蚀教会的正统,进而对教会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使教会腐化,令人忧心忡忡。   (一)世俗化思潮 …

阅读更多 »

不义的钱财——路加福音16章1-13节的比喻

文/康来昌   因信称义与欧美的金融风暴有关吗?与中国的毒奶粉事件有关吗?与台湾的政客腐败有关吗?当然有,因信称义是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是基督徒行事为人的指导原则,包括在动荡、危险、下流的世界中生活的指导原则。路加福音16章1-13节的比喻,很恰当,很切时地表达了此一观念。   这个比喻宜分为三个部分:   1-8节:耶稣又对门徒说:“有一个财主的管家,别人向他主人告他浪费主人的财物。主人叫他来,对他说:‘我听见你这事怎么样呢?把你所经管的交代明白,因你不能再作我的管家。’那管家心里说:‘主人辞我,不用我再作管家,我将来做什么?锄地呢,无力;讨饭呢,怕羞。我知道怎么行,好叫人在我不作管家之后,接我到他们家里去。’于是,把欠他主人债的,一个一个地叫了来,问头一个说: …

阅读更多 »

辅导与圣灵的工作

  文/李台莺   我们圣经辅导学的研究所课程里面,有一门《辅导谘商与圣灵工作》(Counseling and the Word of Holy Sprit),这是世俗心理学课程中所缺乏的。世俗心理辅导工作是在辅导员(或称谘商师)和被辅导者(或称当事人)之间进行。辅导员有系统地与当事人互动,以协助当事人有效地解决问题:行为改变,心态改变,并适应环境。辅导员改变当事人的能力,加上当事人愿意改变的意志力,是辅导个案成功的两大要素。当一个个案被视作成功时,多数人会将功劳归给那位“有智慧”、“有经验”的辅导大师。这是世俗心理辅导的通识。   然而圣经辅导却持另类观点。我们圣经辅导学认定福音的大能和神的恩典拯救罪人,耶稣基督已为罪人受死,并从死里复活,破除一切罪的诅咒和捆绑,使信耶 …

阅读更多 »

圣诞节与传福音

                                    文/子衿     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庆祝的圣诞节又快到了,这个纪念救主基督耶稣降生的日子原本是充满了神圣、崇敬、感恩,如今却脱离了它的本意,变成了驯鹿、圣诞老人和圣诞树装扮的普天同庆的公众假日,也成为众多商家青睐的年末商业活动的一个很重要的节期和舞台。不仅商家们绞尽脑汁筹备圣诞节的种种促销活动,很多教会也积极准备和精心策划圣诞节期间的各种活动,安排种种节目,力求能在年终这个最后的节日里大有收获,满载而归。   在圣诞聚会数周之前,教会同工们就要开会讨论和安排具体的事项。但我们今年的同工会在讨论到圣诞聚会的主题,应该是以传福音为主还是赞美敬拜为主时,引发了很多的争论,这其实表露出我们 …

阅读更多 »

请你来当陪审员——扬州教案140周年纪念

文/亦文   民教冲突是中国近代教会史的重要特征,140年前发生的扬州教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案例。这一事件在中国被称为“扬州教案”,在西方则被称为“扬州暴乱”(Yangzhou Riot)。这一事件在国内受重视,因为这是近代史上长江三角洲地区“最早的一次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群众斗争”1;它在英语世界受重视,因为曾在英国政界掀起轩然大波;而它在教会史研究中受到重视,则因为这桩教案涉及到最大在华差会的创建人是否扮演过“不光彩的侵华角色”。在浏览古旧案卷的同时,笔者也邀请各位读者穿过时空隧道,扮演一回“陪审员”,评一评当年谁是谁非。   2003年10月在《档案与建设》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档案里的扬州教案》(下简称《扬州教案》)的短文,也许可以代表国内近代史普及出版物对这一事件 …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