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栏目 | 讲道释经 | 以斯拉-尼希米记注释:5-8章

以斯拉-尼希米记注释:5-8章

文/拉尔夫·戴维斯       译/恩惠       校/煦

 

以斯拉记5-6

神仍旧是统治者

 

严格说来,以斯拉记4-6章应该属于同一段落。同一类习惯用语出现在拉4:4和6:22:前者是“使他们的手发软”,后者是“坚固他们的手”,这是一对关于灰心气馁与安慰坚固的用语。作者特别地将它们像书档一样分别置于这一段落的开始及结束,旨在对比神百姓身处的不同境遇。尽管如此,这部分我们来看以斯拉记5章和6章。

 

这两章的绝大部分内容都由达乃(Tattenai)的问难(拉5:3-17)和波斯王宫给与的有利回应所组成(拉6:1-13)[1]。记住拉4章结尾所讲述的处境:神殿的工程就停止了。

一、“激动我们的”话语(拉5:1-5)

 

我们从这里开始:

 

  1. 发布命令的话语(A demanding word

 

注意拉5:1如何论到哈该和撒迦利亚说预言(劝勉的话),“奉以色列神的名”。据柯德纳(Kidner)的注解,这句话温和地提醒了人的责任和上天的帮助。归根结底,波斯王和其他众君王都不是我们的主。只有以色列的神才是真正掌管我们的主。我们都在他的掌管之下,在他的话语之下。

 

  1. 供应能力的话语(An energizing word

 

先知哈该和撒迦利亚传讲神的信息(拉5:1),于是,所罗巴伯和耶书亚,都起来动手建造耶路撒冷神的殿(拉5:2)。这就是神话语的作用。神的话语使神的仆人遵行他的旨意。神的话语满有能力,带来顺服,并使其持续。对于当时这些饱受惧怕和恐吓的犹大人来说(拉4:24),神的话是那么及时而必要。保罗在帖前2:13讲述了同一神学:“这道实在是神的,并且运行在你们信主的人心中。”神的道不单是命令的力量,也是运行、驱使的力量。

 

  1. 历经试炼的话语(A tested word

 

犹大领袖们顺从神旨不久就面对一股新的敌对势力(拉5:3-5)。达乃和示他波斯乃,来询问犹大人有谁批准了建殿工程?显然,这次建殿工程的拦阻不像第四章里的那样吵闹和喧嚣。我想,他们的询问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建殿工程已经停了15年之久。

 

二、环绕我们四围的神的护理(拉5:6-6:15

 

  1. 背景事项:(相关背景)

 

达乃(拉5:6)1944年,欧尔姆斯特德(A. T. Olmstead)引用了主前502年6月5日的一份楔形文字文献,其中提到达乃(Ta-at-tan-ni)是河西(Ebir-nari)的省长。[2]

 

圣殿的尺寸(拉6:3):殿高60肘,宽60肘,可能指波斯王库承诺支付的限额。

 

达乃上奏请旨所需要的时间:“大利乌引进了一些新的帝国行政管理模式的变革,其中最优先考虑的就是公路系统。波斯王道长达1700英里,从苏撒(Susa)经阿比拉(Arbela)[3](靠近尼尼微),至撒狄(Sardis)。波斯王道被妥善维护保养,所有崎岖简陋的路段都被重新铺过。波斯人发明了马蹄邮政,即通过波斯王道快捷方便地传递信件。每15英里就设立一个邮政站,信使可以更换新马匹。这个邮政系统很奏效,从苏撒到撒狄的信件只需一周就可到达。”[4]

 

贺斯(Hoerth)指出:信使平均每天可行240英里,而旅行商队的大篷车(Caravan)平均一天行19英里。如果在大利乌早期统治中其公路系统已经完善运行的话,拉5-6章提到的上奏请旨来回最多1-2个月内就可完成。[5]

 

  1. 反面的护理(拉5:5

 

注意亚兰语动词betel 的使用,是“停工”的意思(NASB用的是Stop,见拉4:21、23、24)。这里所说“反面的护理”是指神不允许发生的事。犹大人那时正处在被审查之中,可能会再次制止建殿,但是“他们没有叫他们停工。”在被审查的同时,犹大人被允许继续建造圣殿。

 

  1. 管教的护理(拉5:12

 

留意拉5:11-16中达乃和示他波斯乃引用了他们询问犹大人建殿许可时犹大人的回答。犹大人的这番话一方面好似一种赞美,另一方面也是悔改,就像12节中清楚地表明的。犹大人承认他们是惹耶和华发怒的百姓,以致神让他们失去圣殿和家园。

 

  1. 丰富的护理(拉6:6-13

 

他们不仅在典籍库内找到居鲁士原有的诏书(拉6:1-5),证实犹大百姓所说的话,而且犹大人还获准不受达乃及其同党的干扰拦阻(拉6:6-7)。犹大人的长老还得到建殿敬拜献燔祭所需的供应。大利乌下令用贡银作圣殿运作的经费。(拉6:8-10)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称呼“耶和华丰厚”(vintage Yahweh)的原因。神的护理不是空空的,往往,神的护理是丰富到“无人可测度”(比较赛49:5-6围绕“尚为小事”的经文)。拉6章的情景与出埃及记2:1-10很接近,摩西的母亲不仅重新得回孩子,而且还可在政府的保护之下养育他,除此之外,她还得到薪水来照顾自己的孩子。神的方式好像总是以如此的慷慨和出格为标记。神喜欢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弗3:20)。这里也一样,他们所得到的远远不止是建殿的许可。又一次出人意料!

 

  1. 鼓励的护理(拉6:14

 

这节经文的下半句是:“他们遵着以色列神的命令,和波斯王古列、大利乌、亚达薛西的旨意,建造完毕。”接下来的那节经文又把时间带回大利乌王的时期,但第14节经文却暂时将时间一直追溯到亚达薛西,跳过薛西斯(亚哈随鲁)。亚达薛西是以斯拉时代的君王(见拉7:1)。如果以斯拉是书写拉5-6章历史记录的人(包括6:14),那么他的历史总结中一定会包括亚达薛西的名字,因为在以斯拉的时期,亚达薛西王也是支持神百姓的敬拜和生活的(事实上的确如此。见拉7:11-26)。或许这是以斯拉的小小暗示,说明神同样眷顾以斯拉生活的年代,就像眷顾以斯拉所写的先前的年代一样。神的护理保守不是锁定于某个过去的年代,而是活现于每一个历史时代,在相信他的子民中继续显明。在拉4:6-23中,以斯拉对犹大人所面临的重重困境的记载延伸扩展到其所描述的历史年代之外。这里,对于他们从神所受的恩惠,以斯拉岂不是也可以借同样的写作手法来显明吗?

 

  1. 隐藏的看护(拉6:14

 

重新阅读14节经文的下半句。命令(又称旨意te’em)一共使用了两次,虽然英语版本(和合本同样)没有把它们翻译成同一个词语。他们遵着“以色列神的命令”和“居鲁士等人的旨意”。这里有神的命令,和波斯诸王的旨意。神的命令是至高无上的,但却是以隐藏和掩盖的方式,透过穿着人的命令的外衣来间接成全。在他们的命令和声明中,显而易见,这些王也不过是至高神的小仆人。

 

  1. 经文中的日期(拉6:15

 

亚达月是巴比伦年历的最后一个月,相当于公历的二至三月。圣殿于主前515年3月12日完竣,是圣殿被毁后70年多一点。重建工作开始于主前520年9月21日(见哈该书1:4-15),如此,犹大人大约花了四年多时间持续努力地做工来建成圣殿。[6]

 

三、抓住我们的喜乐(拉6:16-22

 

我们将拉6:16-22节和6:19-22节合在一起(19-22节恢复使用希伯来语)。整个这部分叙述了圣殿奉献典礼,逾越节和除酵节的庆祝。留意这部分一开头及末尾对“欢喜”这一主题的强调(拉6:16、22)。犹太人是借着以下内容来表达和经历他们的“喜乐”:

 

  1. 恢复符合圣经的敬拜(拉6:16-18

 

比起所罗门时代献殿礼所献的祭物(见王上8:63),此处的祭牲数目相当少。留意,即使多数的礼物来自犹大、便雅悯和利未,赎罪祭是为“以色列众人”十二支派献的。且派祭司和利未人“照摩西律法书上所写的”(拉6:18)来安排敬拜。这是一个非常正统的敬拜。

 

  1. 庆祝大能的救赎(拉6:19-20

 

这是逾越节的庆祝(出12-13章)。祭司和利未人预备庆祝仪式是勤勉而热心的,而非草率或冷漠。这个“被掳归回”的群体是否将这次逾越节视为“第二次出埃及”——以色列人出巴比伦的记念呢?

 

  1. 接受归附者(拉6:21

 

这段经文说明拉4:3的态度不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这是一个向外人敞开的群体。不过还是要付一定的代价:他们必须从“污秽不洁的民族”中分别出来。教会不是通过“变得像世界一样”来赢得世界。这节经文显明:“被掳归回”的教会不是一群顽固偏执、轻视外邦人的闭关自守的犹太人。然而,加入这个群体的途径并非“宽松”异教的世界大同(拉4:1-3),而是借着实际付代价和坚定的转变而成。

 

  1. 惊异至高无上的旨意(拉6:22

 

下半节经文解释了庆祝的喜乐:“因为耶和华使他们欢喜,又使亚述王的心转向他们,坚固他们的手,做以色列神殿的工程。”

 

这里提到的王应该是波斯王大利乌。为什么在这节经文中他被称作“亚述王”呢?这里是否出了错误?应该不是。注意芬尚(F.C.Fensham)的评论:

 

另一方面,“亚述王”这一称号也绝非一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牵强附会。据史料记载:古代的近东,新国君或外国统治者是纳入一个特殊国家的国王名单之列的。巴比伦王名单就是这样的,是从亚述王开始,提及了那波帕拉萨尔(Chaldeans Nabopolassar)和尼布甲尼撒,还提到了居鲁士、甘拜西(Cambyses)、大利乌,并以塞硫古王朝的君王为结束。因为大利乌也是亚述的统治者之一,所以他也被称作“亚述王”。选用这个称号或许有些别扭,也许作者是有意在这里提到这一称号,一个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中在犹太人心里带来惧怕的称号。亚述王是被主用作击打和惩罚他子民的工具(尼9:32),但现在主使用亚述王大利乌来施恩犹太人。[7]

 

但是不要允许术语上的困惑而掩盖了经文清楚的本义:耶和华使亚述王的心转向犹太人。君王是一个时代发号施令的人物,但万王之王扭转他们的心!22节经文中对耶和华的赞美,是一种不能抛开对工匠的赞美而单单去赞美某个器皿的精美一样。(参见箴言21:1)

 

正如这一部分一开头的主题是“欢喜”。22节则将欢喜的秘诀揭示出来:犹太人欢欢喜喜地守节,因为耶和华使他们欢喜。这会让我们想起海顿(Franz Josef Haydn),当他精美绝伦的音乐遭到教会一些严肃成员的批评时,他的反应是:“因为神赐予我欢喜的灵,所以他将饶恕我以欢喜的心事奉他。”海顿为《弥散》(The Mass)的词谱曲时(弥撒英文的意思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说他被一种“无法控制,无以言喻的欢喜”所抓住。他甚至不得不为此事向玛丽·特蕾丝女王(Empress Marie Therese)致歉,并解释说:“神的恩典使他如此欢喜,以致他不得不为一个严肃的话语谱写了欢快喜乐的旋律。”[8]

 

以斯拉记7-8章

强壮之手

 

留意将这两章联于一起的主题是不断重复出现的短语“神的手”:拉7:6、9、28,8:18、22、31。

 

一、目的:以斯拉的意图(拉7:1-10

 

  1. 时间(拉7:1):“这事以后”

 

这个时间指的是拉6章所讲述的事件之后大约60年。注意作者有意的选择,作者并没有讲述全部历史事件,只讲述了对神百姓有重大意义的事情。[9]

 

现在以斯拉记开始关注另外的事情:不单是敬拜的恢复(拉1-6章),而且是按照律法(神的话)进行生活的重整(拉7-10章)。

 

  1. 证明(拉7:1-5

 

参见代上6:1-15,并比较拉2:59-63宗族谱系文件的重要性。再看出6:14-27,注意家谱中的空缺。

 

  1. 描写(拉7:6

 

Mahir是用来描述以斯拉是怎样的一个文士。它的意思是:快速,敏捷,熟练的(是笨拙、累赘的反义词)。

 

根据这节经文,摩西律法是神赐的礼物,且是完备的。这里我们也第一次遇见“神的手”这个短语。从这节经文我们看到了现实的集合:完全的启示(摩西律法)和持续不断的供应(神的手)。而神的供应要和人类的创造性与主动性(对人的要求)结合起来。

 

  1. 日期(拉7:7-9

 

假设这段抄本是正确的,那日期就应该是主前458年。根据格林斯(Clines)的说法,以斯拉在主前458年4月8日离开,8月4日到达。另一说法是建立在对7节经文抄本的修订上,将第7年改至第37年(主前428年)。还有些人认为这里是指亚达薛西二世的第七年(相当于主前398年)。

 

  1. 设计(拉7:10

 

注意希伯来原文字首字母ki(“因为”以斯拉定志……),它解释了为什么神施恩的手临到以斯拉(拉7:9)。因着以斯拉的目标,神使这一冒险尽都顺利。而这也是警告人们对恩典所持的那种漫不经心, 懒散怠惰,随便草率的态度。[10]

 

在希伯来原文中主词“以斯拉”出现在动词之前,是对主语“以斯拉”的强调。在“定志”这个词中,修饰词Hiphil (导致……)修饰动词坚固(kun)加上leb(心的、内在的),同样的词出现在撒上7:3;代下19:3,30:19(全部是负面消极的含义);及诗篇78:8;代下12:14,20:33。

 

第10节经文的用词表明这项事工是目标专注(定志)并且是高劳动强度(考究)的。这是既坚定又充满激情的,而绝不满足于做事打发时间而已。

 

注意,以斯拉制定了全部的事工:寻求、行动、教导;涉及认知方面、实践方面、教导方面。而且注意,学术衡量和实践衡量出现在教导之前。这是个不断重复的过程:立志(寻求),持续(工作),沟通(教训)。

 

二、许可:王的谕旨(拉7:11-26

 

亚达薛西的谕旨准许更多百姓返回犹大故里(7:13),不过这里还有其它目的和关注:

 

  1. 调查(拉7:14

 

部分意义上,这是“实况调查”的使命。

 

  1. 敬拜(拉7:15-23

 

与神殿的敬拜相关的事物竟然如此之多,无论是从王室而来的金银,或是从在巴比伦的流亡以色列人或从其他人而来的金银,亦或是所交与神殿使用的器皿(拉7:19)。敬拜所需的物质都可以从王的府库里支取,“就是银子直到一百他连得,麦子一百柯珥,酒一百罢特,油一百罢特”[11](拉7:20-22)。

 

留意第23节经文中王室所关注的,或许国王试图尽“他的宗教本分”,而根据耶29:4-9:一切被掳之人要为掳掠者求益处,为他们所处的政权求安宁和福利。

 

  1. 财政(拉7:24

 

犹太所有圣职人员都享受“免税”待遇。这可能是对亚达薛西王的地区税务官员的一种告诫。

 

 

  1. 司法(拉7:25-26

 

25节经文倒数第一、二行表明,幼发拉底河的百姓大概是指居住在那里的犹太人。注意26节经文,以斯拉之神的律法也是王的命令。

 

关于25节下半句,芬尚(NICOT,108)说:“以斯拉的使命就是重新教导他们神的律法,教训他们按照神的律法生活。由此可见,拉1-6章的重点是“圣殿”,而拉7-10章的重点是“律法”。

 

三、称颂:耶和华的恩典(拉7:27-28

 

这里是对耶和华的称颂:

 

  1. 诚实地守约:我们列祖的神

 

圣经中的神从来都是一位有历史记录的神,一位在过去的历史中向那些他所应许的人证明了自己信实的神。

 

  1. 隐藏的主权:他使王起这心意

 

亚达薛西王可能颁布了谕旨,并给与许可,但他为什么这样做?因为王的背后还有一位王,他可以使王的心随意流转(箴21:1)。耶和华的主权并不是喧嚣张扬,而常常是隐藏而微妙。耶和华通常选择透过世上的统治者或君王的谕旨和决定来成就他自己的旨意。

 

  1. 奇异的恩慈良善

 

注意28节经文的上半节,对于“(施恩于)我”的强调赫然地与波斯帝国的大人物(王和谋士,并大能的军长)并列一起。多么令人惊诧! 一个犹太小民竟然可以在波斯帝国的文武百官面前获得如此令人惊羡的恩惠!以斯拉欢喜地沉浸在这一想法中。

 

  1. 神的坚固和刚强(28节下半句)

 

这句的动词实在是“我使自己坚强”。但是注意以下句子将这个“鼓励”明确归因于神喜悦他的计划。

 

大卫·格林斯对这段经文的解释很具争议:

 

那些历代志的作者认为他们的心被神激动的人,在古列王期间离开巴比伦重返耶路撒冷(拉1:5),这些人很难不把他们自己看得比那些继续留在巴比伦的人更忠诚、顺服神的旨意。但是,留在巴比伦的犹大人的子孙后代,是一群冷漠、胆怯、或只是耶和华神没有激动他们的心的人,其中出现了两个伟大的犹大人的领袖——以斯拉和尼希米。在巴比伦,这群对神救赎,使被掳者归回的行动没有回应,他们瞎眼,看不见神所行的新事(赛42:18,赛43:19),但他们中间的以斯拉竟然可以定志考究并遵行耶和华的律法(拉7:10)。这是因为神的计划同样包括巴比伦的犹大人,所以神引导和保护之手(拉7:28)施恩于这样一个犹大人,在犹大地的犹大人看来,此人已获取波斯王宫的高官爵位而“忘记”了耶路撒冷(诗137:5)。以斯拉是否应该在比亚达薛西王第7年早许多年以前加入回归队伍,与被掳之人一同返回故里呢?可能很多犹大人都这么想。但是,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罗14:4)。这是要告诉我们 [12],神就是使用那些动机不纯、品格并不完美之人,即那些“凡夫俗子”来成就自己的旨意和计划。

 

四、子民:以色列会众(拉8:1-20

 

  1. 一线希望(拉8:2

 

注意:“属大卫的子孙哈突”(参代上3:17-24大卫后裔的名单)。如果你细察代上的名单,正如芬尚[13] 所说:看起来名单的主线是耶哥尼雅、毗大雅、所罗巴伯、哈拿尼雅、示迦尼、示玛雅、哈突。哈突是所罗巴伯以后的第四代子孙。如果所罗巴伯生于主前560年左右,而每一代按照大约25年来估算,那么哈突出现在这里的时间大概是458年左右,正好就是传统说法以斯拉到达耶路撒冷的日期。

 

注意:以斯拉记的作者在这里并没有勾画出大卫的后裔这条线——这是个无声强调(McConville麦康威尔);但他的确提及“属大卫的子孙哈突”。这是否与太1:12-16的手法有些相似呢?那是被掳和“被掳后”的时期,天空阴沉,前景黯淡,然而大卫之约的线索却清晰地延续不断,虽然他们无人再掌权,但是这条传承之线却延续直到马利亚的儿子耶稣出现。所以,以斯拉记8章这里,并不单是指出属大卫的子孙哈突,它还暗示了尽管大卫之约当时被掩盖,却并没有死亡和被埋葬。

 

  1. 家谱的力量(拉8:1-14

 

这些在以斯拉领导下一同回归的人基本上都来自538年被掳回归之人的家庭。注意以下拉8章与拉2章的对比清单:

 

8:3 巴录(Parosh) 2:3
8:4 巴哈摩押(Pahath-moab) 2:6
8:5 萨土(Zattu) 2:8
8:6 亚丁(Adin) 2:15
8:7 以拦(Elam) 2:7
8:8 士法提亚(shephatiah) 2:4
8:9 约押(Joab) ——
8:10 巴尼(Bani) 2:10
8:11 比拜(Bebai) 2:11
8:12 押甲(Azgad) 2:12
8:13 亚多尼干(Adonikam) 2:13
8:14 比革瓦依(Bigvai) 2:14

 

这里的信息好像是说:不要信靠家谱(太3:9是对的),但也不要轻忽家谱。总之,约的忠诚往往体现在家庭传承中。

 

正如麦康威尔说:

 

即使几代过去了,有些特殊的家庭站了出来,开始返回故里的旅途。我们从字里行间看到“有行为的信心”的榜样在那些认真对待他们的信仰和教育职责的家庭里代代相传。[14]

 

这些话语对那些敬虔的父母难道没有一丝鼓励和安慰吗?我们为神的国度能做些什么呢?这难道不能帮助你回答这个问题吗?答案就是教导你的孩子教义真理,并在孩子中间活出属神的敬虔生活。

 

  1. 工作的挑战(拉8:15-20

 

以斯拉面对利未人的缺乏,他打发首领(8:16)去迦西斐雅(8:17)。谁知道那是怎样一个地方?显而易见,是在巴比伦附近,可能是一个犹太学习中心?留意18节上部分经文对神耶和华的良善的承谢,这一次请求一共带来了38位利未人(8:18-19),220位在圣殿中服侍的尼提宁人(8:20)。

 

这对在巴比伦的被掳者很可能是某种程度的安慰——甚至是祝福。但是他们(也就是利未人)若和以斯拉一同返回犹大,他们需要放弃已有的生活,这生活相对于在犹大圣殿的严格、单调、重复的事奉生活来说是一种较为自主的生活,并且圣殿事奉并非充满应许和乐趣。这就如提后2:3所提到的一样:“你要和我同受苦难,好像基督耶稣的精兵。”

 

一个芝加哥银行准备雇用一个波士顿的年轻人,因此需要一封关于他的推荐信。波士顿投资公司对他赞誉不绝:他的父亲是卡伯特(Cabot),母亲是罗尼尔(Lowell),不仅如此,他的祖辈中还有令人惊羡的索顿斯托尔家族(Saltonstalls),皮博迪家族(Peabodys),[15]还有波士顿其他精英。这个年轻人得到了由衷推荐。几天后,芝加哥银行知会这个投资公司的业务部,说他们所提供的信息完全不合适,并注明:“我们并不打算用这个年轻人做优生配对,我们需要一个做工的人。”[16]

 

这就是这里的处境。前景并不光辉灿烂,富有吸引力,只是工作。这段经文是否间接地针对现代西方教会的境况?“不要对我有所要求而使我不舒服自在?”这是否是多数教会当下的态度呢?斯坦·艾沃斯(Stan Evers)说:“为什么人们觉得这样的要求太过分苛责了?在工作一天之后要参与服侍耶稣,要知道耶稣是为他们流出宝血,救赎他们的命脱离地狱痛苦的救主啊。”[17]

 

五、保护:信心的冒险(拉8:21-2331-32

 

  1. 信心的场合(拉8:21b

 

他们要长途跋涉走900英里的旅程,将面临重重险阻。他们看上去多么脆弱而不堪一击。我们可以想象:当装载一大堆贵重金银(拉8:25-30)的消息一传出去,会有多少感兴趣的眼睛盯向他们?他们能够胜任没有官兵护送的归程吗?

 

  1. 信心的宣告(拉8:22b

 

阅读经文。这是以斯拉和他同伴的见证,见证神的伟大作为和能力。

 

  1. 信心的冒险(拉8:22a

 

有时候信心必须化为行动,你声称所信的必须在具体的环境中表现出来。还有的时候,我们必须弃绝所有可见之人的帮助,单单仰赖神自己。我们还有比这更安全的吗?但是,我们通常不这样看问题。就如这位遭遇可怕风暴在船上吓坏了的妇人,她碰巧遇见船长,就问他:“船长,我们还有救吗?”船长回答说:“我们唯一的希望在神那里。”妇人更加面无血色,有气无力地说:“事情真是这么糟吗?”(H.L.Ellison 艾利森)

 

  1. 信心的表达(拉8:21a,23

 

以色列人禁食祷告,以寻求一个安全的旅程。以斯拉说: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在神面前“刻苦己心”(参利16:29、31)。这一恳求和告白并不与他们所宣告出来的信心相矛盾,而是信心的表达。

 

如上所述,有时我们的信心被推到超出我们理性的地步,也即我们的信心需要被试炼的时候。但是,如果我们仍然有选择——就好像以斯拉所处境况中——我们如何分辨信心与盲动?我是信靠神而不要官兵护送,还是愚蠢冒险?我如何知道?我是在试探神还是信靠神?我如何分辨两者间的不同?或者,从另一个角度看:我是行事谨慎还是疑惑不信?

 

  1. 信心的证明(拉8:31-32

 

听上去不足挂齿的一个平安的旅程。但一群毫无自卫能力的以色列人每天都暴露在危险凶恶之中,正是神大能保守的明证。“我们到了耶路撒冷”,是他们生命中所经历的巨大神迹。

 

六、礼节:诚实的紧迫性(拉8:24-3033-34

 

不同的注释者对26-27节经文的物品清单的注释有些不同。但怎么说这都是一批数目庞大的财宝:银子有650他连得,相当于49000磅;或者是25吨银子(EBC);格林斯说是19吨。金子100他连得,相当于7500磅,或3.75吨(格林斯认为是3吨)。无论如何,这是美国富国银行(WellsFargo)和布林克斯(Brinks)的装甲运钞车来参与的时刻。

 

以斯拉将财物交托给十二个祭司长好好看管(拉8:24)。在28节经文中,这十二个祭司长被称为“圣洁”,就像他们所看守的器皿也称为圣洁一样。对后者,“圣洁”的部分意思是“禁区”。留意29节经文中以斯拉要求祭司长的警醒。

 

正如很多人都留意到了,对整个旅程没有描述细节(32节经文中说:我们到了耶路撒冷),但却详细清楚地记录了金银器皿的分量(8:33-34)。我们是否了解以斯拉向众人表明他们的诚实的用意呢?在林后8:19-21,当保罗把从哥林多信徒收的捐银帮助犹大地的希伯来基督徒时,他不是也在阐述同一观点吗?(加2:10;罗15:25-27)这里是否给与了事工的广泛原则:时时警醒,不给任何人任何理由来怀疑你的行事为人。

 

 

 

[1] Williamson, New Bible Commentary, 428.

[2] Yamauchi, EBC, 4:636.

[3] Arbela,今名Erbil,位于伊拉克北部,为古代亚述一城市——译者注

[4] Yamauchi, EBC, 4:636.

[5] Alfred Hoerth, Archaeology and the Old Testament,p.394

[6] Yamauchi, EBC, 4:645.

[7] NICOT, 96-97.

[8] Patrick Kavanaugh, The Spiritual Lives of Great Composers, 21-22.

[9] 见 Williamson, NBC, 1994 ed., p. 430.

[10] 见 the sermon by Alec Motyer in Christianity Today, Nov. 23, 1962, pp. 5-7.

[11] EBC:银子3.75吨,小麦650蒲式耳,酒600加仑,油600加仑

[12] Ezra, Nehemiah, Esther, New Century Bible Commentary, 107.

[13] NICOT, 111

[14] Ezra, Nehemiah, and Esther, Daily Study Bible, 53.

[15] 所提四个家族都是美国有名的望族。

[16] Kathleen Peterson in Leadership.

[17] Doing a Great Work, 76.

 

登陆后可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